715、京营的第一顿饱饭(1/2)
柱子归心似箭的走了,搭上从南苑出发经永定河转蓟运河的船去探家了。>
他的家已经搬到了马场附近,在那里十五户原来乱石滩百户所的军户每家分配了一百亩土地。>
柱子这几年赚到的钱都给家里汇了回去。家里盖了新房子,还给妹妹攒好了嫁妆。妹妹十一岁了,再过三四年就得说婆家了。>
遵化有兴禾钱庄,在马场还有一个小网点。毕竟这里驻扎着骑兵教导团,这里的居民已经超过了万人。>
而此时的军营里,已经热火朝天的在开饭了。>
百人一组,轮流上来打饭。杨凡给他们发了不锈钢小盆,就是最便宜的,一块钱一个的那种。士兵们按照自己的营头,在五十口煮面大锅前依次打饭。>
刚出锅的挂面,被火头军用长筷子挑到盆儿里。再浇上油晃晃的肉酱臊子,看着就让人口水都流出来了。>
杨凡也打了一盆,尝了一下,感觉挺香的,满意的吃了。>
看到大帅也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官兵们感觉心里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种暖洋洋的感觉弥漫全身。喉咙里有些发堵。>
他们知道,大帅这是在检查火头军的工作。>
大帅提供了这么好的材料,他们要是不好好做饭,大帅肯定是要打他们军棍的。这东西大帅自己都吃,火头军就不敢糊弄。一定要尽力好好做,做出好味道来,让大帅满意。>
看着雪白的面条被挑到自己的铁盆儿里,官兵们激动的颤抖不已。白面这东西可不是普通人能吃得起的,普通人也就吃点杂粮。>
杂粮要是能吃饱,那都是好日子了。更不用说肥肉和油脂了。>
大明这里,肥肉比瘦肉受欢迎,因为他们太缺乏油脂了。>
营地里一片西里呼噜的吃面的声音。吃完了还可以再去打饭。但是,必须一百人为规模轮换。否则容易引起混乱。>
因为人多,往往半小时才能再轮上一次打饭机会。>
所有人,好像不知道饱了一样,不停的吃,小肚子都鼓起来了。>
多次煮面,面汤都粘稠了。只好换水再继续煮。这些换下来的面汤都被喝干净了。面条上有盐,这些面汤就带了滋味。>
大明盐是非常贵的,这些士兵平时喝稀饭,偶尔有水煮菘菜作为蔬菜吃,炖一大锅,也不会放几粒盐巴。嘴里都淡出鸟来了。>
这些明显带着咸味的面汤大受欢迎,很快就被抢光了。没抢到的人,唉声叹气,好像吃了多大的亏一样。>
火头军累垮了,这还是第一次放开了吃,不限制的打饭。他们挑水挑的腿都抽筋了。>
这场欢宴从下午两点一直吃到天黑。周遇吉赶紧来找杨凡,请下令停止。>
这些人几年没见到油水了。现在都红着眼睛,玩命吃,别撑死几个。>
杨凡看的心里一阵阵发酸。对将士们说道:“我不知道以后,你们会怎么样。但是,我带你们一天,就会让你们都吃饱饭。今天不要再吃了。立即停止打饭。”>
“现在,所有人听我的命令,立即组队出发,步行绕着校场走三圈,再回去睡觉。”杨凡命令道。“明天晚上,用肥肉做红烧肉,一人三两肥肉片子,主食吃白米饭。”>
话音刚落。顿时三军将士都欢呼了起来。>
白米饭啊,还有红烧肉,这是多少年都吃不到的好东西。>
杨凡今天决定接手这五万人的后勤后,就联系了瑶光。让她组织蒸汽船运输大米和各种物资过来。>
蒸汽船动力强劲,逆流也速度很快,明天中午足够到这里了。>
南苑里边有十几个大型湖泊。连接着永定河,水深也超过三米,可以直接水运。南苑本来在唐朝时,是永定河的故道。后来永定河改道后,这里和海淀一样都是湖泊密布,野生动物众多的地方。>
金代开始,这里就做了皇家的射猎场所和行宫。因苑内有永定河故道穿过,形成大片湖泊沼泽,草木繁茂,禽兽、麋鹿聚集。南苑又称“南海子”,元代是皇家猎场,史称“下马飞放泊”。>
到了明代,这里疏通了河道,连接了永定河。水运也方便起来了。皇帝在这里打猎和避暑。修建了行宫和园林。到明中期,因为没有钱维护,这里已经变成了菜园和兵营。好多失势的太监都被发配这里种菜。>
这里还有一个宣宗时代修石头码头,本来是停泊皇帝的画舫的。现在早已荒废,只留下了石头的码头底座。>
这里正好可以用来停泊蒸汽船队。杨凡在这里用竹竿搭建临时仓库,把运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在这里。>
既然,杨凡接手了,就不会糊弄事儿。>
没有好的营养,训练强度也根本上不去。这些人长期营养不良,毕竟身体扛不住。大运动量是靠着大热量食物为支撑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明末钢铁大亨】最新更新章节〖715、京营的第一顿饱饭〗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5/20549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