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方府治病(八)(1/2)

看着大师兄那飘然而去的身影。

李时珍彻底激动了起来,虽然现在方知府就在他的身边,但他却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只见他走上前来,手舞足蹈地冲着方知府说道:“方伯伯,方伯伯,你是不知道我的大师兄有多厉害啊,嘻嘻,我偷偷地告诉你吧,就连我爹爹治不了的疟疾他都能治呢。

前这段时间在青云寨里,他可是治好了不少人呢,你现在让他去给方爷爷治病,简直是太英明了,我相信,方爷爷肯定能被我大师兄治好的!

至于外面那两个跳梁小丑,他们居然还敢跟我大师兄叫板,真是不自量力!殊不知我大师兄一个小指头就把他们捏死,哈哈,哈哈,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说着说着,李时珍竟然学着陆远在青云寨时候的样子,唱起了歌儿来。

看着李时珍那调皮可爱的模样,以及透露着文人气息的身形,方知府不禁一愣,他恍然觉得,面前这小子还真是一个好女婿的人选啊。

“看来夫人前阵子提的那门亲事,我还真不能托大啊,我此前也知道李言闻的医术高明,可是万万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工夫,他的医术竟然已经高到这种境界了。

现如今,这李时珍既是名医之子,又年纪轻轻就中了秀才,再加上他那俊俏的面容,活泼的性格,前途必然是不可限量的。

回头我得让小柔也过来看看,若是小柔能相中的话,那么这门子亲事我看真的不能错过啊!

只不过,小柔这孩子被她娘惯坏了,也不知道她会不会答应,若是她不答应的话,也是个事儿……

哎——,我现在寻思这个干嘛?到时候再说吧。”

方知府在那里自言自语地念叨了一大通,随后就准备到内宅将当前的情况告诉夫人去了,毕竟他刚刚听方管家说了,自从老爷子倒下,夫人就一直跪在佛堂里祈祷,这会儿都过了一个多时辰了。

就在方知府走向内宅的同时,陆远也在书房里陷入了沉思。

如今的他,已经把自己逼到了悬崖边上,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他虽然在理论知识上完全不输古人,但临床经验却少得可怜,尤其是像内中风这种急重症,他以前压根儿连接触都没接触过。

刚才,若不是因为贾冒和韦烈这两个混账东西胡乱诊治,陆远也不会急着跳出来跟他们硬刚,现如今,治病这档子事儿完全落在了自己身上,陆远的心反倒淡定不起来了。

他是既害怕自己因为经验不足而导致对方子的画裁不当,又担心身边没有师傅的指导而用错了药量。

这种患得患失的心态一直缠绕了他足足一刻钟的时间。

而在这一刻钟之内,方管家也一直在旁边静静地磨着墨等着他开药方。

看着方管家一遍又一遍地在墨盒里画圈,陆远的心态也是越来越乱,到了最后的时候,他终于绷不住了。

只见他抬起手就重重地一拍桌子,然后冲着面前的窗户就高喊了一句:“人死卵朝天,不死万万年,不管了,来吧!”

喊完,陆远一撩衣袖,提起毛笔便在方单上写下了一系列方药:

怀牛膝一两、生代赭石一两、生牡蛎一两、生龙骨五钱、生龟板五钱、生白芍五钱、玄参五钱、天冬三钱、钩藤四钱、生麦芽二钱、茵陈二钱、甘草钱半,水煎顿服。

其实,陆远所写的这副方子,正是民国时期的大医家张熙纯的镇肝熄风汤!

话说,中国古代的医家们虽然也曾致力于对中风之证的研究,但是在宋代以前,其基本思路一直都是跑偏的。

那一时期,医生们但凡见到口眼喎斜、半身偏枯的病证,往往都是按照外中风来治疗的。

正是由于治疗思路上存在着巨大的偏差,因此治疗结果自然也就无法让人满意了。

自金元伊始,随着刘河间,李东垣,朱丹溪等人地不断启迪,人们才真正将内中风和外中风区分开来。

不过,这一时期,人们的总体治疗思路还是更偏向于清火的(韦烈当时所提出的方案就是清火),这种思路对某些风火上引证型确实很有效,但是对更多的内中风类型却依旧毫无办法。

这种状况从金元时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随着清末民初着名大医家张熙纯的横空出世,人们对于内中风地认识突然间有了跨越式的进步。

张熙纯所创造出来的镇肝熄风汤更是为无数内中风患者带来了福音。

在创造这个方子的过程中,张熙纯是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根据内经之中“气反则生,气不反则死”的原理,提出了血随气行,降血亦当降气的理论。

故而在这个方子中,他采用了玄参,天冬来降肺气,代赭石来降胃气,龟板、牡蛎、龙骨来潜降心肾之气。

与此同时,他还根据牛膝能引血下行的理论,重用怀牛膝来控制脑充血,除此之外,他还利用生白芍来降血压,利用麦芽和茵陈调达肝气。

如此诸药并用,则可以有效地控制住血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明:我真不想成为太医啊】最新更新章节〖第170章 方府治病(八)〗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6/20629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