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双回门(2/3)

先前的法子太笨了,几绕几不绕的,结果到头来账算不对,反倒将自己给绕晕了。还是姑奶奶这法子简单明了。”

冯霁雯将算盘推到她面前,道:“姨娘先试试学不学得会。”

霁雯这一上午的时间便都耗在了棠院里教芜姨娘做账。

芜姨娘没什么天分,却胜在很愿意学,注意力够集中,前后演示了几遍,便得了冯霁雯点头。

“劳姑奶奶费心了。”芜姨娘合上账簿,大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又颇为内疚地讲道:“姑奶奶归宁这一日,净教着妾身算账了……这若让老太爷知道了,指不定要怎么责怪妾身不懂事呢。”

“芜姨娘也是为了府里的事情着想,祖父岂有责怪的道理。”冯霁雯接过小仙递来的茶盏,道:“姨娘日后若有不懂的地方,也只管记下来问我。”

芜姨娘闻言欣喜地点头应下来。

有冯霁雯这句话,她便放心了。

二人坐着吃了会儿茶歇息,冯霁雯便与芜姨娘一同离开了棠院。

路上,芜姨娘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姑奶奶还记得之前贴身伺候您的那个叫貂蝉的丫鬟吗?”提起这件事情来。芜姨娘的口气有几份忌讳的压低了些。

冯霁雯太久没有听到这个名字,经她冷不丁地这么一提,忽然就想起了先前说貂蝉在被发配的途中跑了的事情。

小仙也立即正了脸色。

“姨娘怎么忽然说起她来了?”冯霁雯问道。

“前日里官府里来了人,说是人已经找到了。”芜姨娘顿了一下。复才又道:“只不过找着的时候已经咽了气儿,是经附近的村民指认说跟画像上的一致,年纪相貌都对上了。”

也就是在逃跑的过程中死了的意思?

到底是之前朝夕相对的人,如今陡然听到这样的消息,小仙脸色不禁一白。旋即便道:“如此也好,省得再出什么岔子了……太太也可彻底安心了。”

那样狼心狗肺的人,死便死了吧。

没什么好值得去可怜的。

冯霁雯也只点点头。

芜姨娘不愿她在这件事情上过多地去胡思乱想,便扯开了话题,与冯霁雯说道:“近来丁先生夸赞舒志在学业上大有长进,又说他的字写得比同龄人都好,很有几分姑奶奶的风范呢。”

冯霁雯笑了道:“他本就不笨的,只是之前不爱学罢了。祖父平日里公务繁忙,日后姨娘还得对他多加督促才行。”

至于风范什么的……呃,她可以说。之前她赠舒志的那本所谓的字帖,实际上压根儿就是她无聊时临摹的?

只不过临摹的太像,冯舒志这种造诣不高的初学者至今也没瞧出什么不对来。

芜姨娘则在一旁点头称是。

又说道:“丁先生教的好,不仅博学多识,人品也够周正,舒志也是极喜欢他的。只可惜今年三月丁先生是要参加春闱的,出了正月便要开始准备科考事宜了。”

丁子昱原本就是被袁枚举荐来临时教授冯舒志学业的,到了二月,便要另请先生了。

冯霁雯便问新先生的人选有没有定。

“老太爷找了袁枚先生举荐,还没听到信儿呢。”

冯霁雯一噎过后。不禁失笑了一声。

一来二去,袁先生倒真成英廉府的人才中介了。

只是提到春闱的话,她倒还想起了一件事情来。

她隐约记得传记上记载的,和珅大约便是在这场科举中落第的。

和珅虽不比丁子昱是正经儿的举人出身。但咸安宫官学中肄业的学子,若想要通过科举入仕的话,是不必参加院试乡试等一应繁琐流程的,可直接参加春闱会试。

只是……这样一个才学出众,智谋奇诡之人,如何会在科举之上落第呢?

是发挥失利还是考场的水太深。亦或是出了其它什么意外?

冯霁雯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有些犹豫要不要找个机会在这件事情上提醒和珅一二。

二人如今怎么说也算是一条船上的人,他顺当些她自然也是好的。

可又怕因为自己的多事,反而搅乱了他原本该有的康庄大道。

最终冯霁雯还是决定不要多嘴的好。

反正他日后有出息是必然的,前面有些小挫折,也不足为怪,犯不上非得一件件帮他扼杀在摇篮里——到底这人的脑子,可比她来的要好使多了。

这点小困难,他应付起来是绰绰有余的。

只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在用罢午饭离开英廉府之后,和珅竟在马车中与她主动提及了此事。

“今日同太岳父长谈了一场,我决定不参加今年的春闱了。”他以一种与自家媳妇儿谈家常的口气,说起了此事。

冯霁雯错愕地看向他。

“不考了?”

“嗯。”和珅笑着点点头,与她解释道:“一来朝廷不鼓励满人子弟通过科举入仕,二来如今科举官场之上乌烟瘴气,不见得能有多公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金夫】最新更新章节〖125 双回门〗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07/207922/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