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的四大特点和看点之三---打斗精彩(1/4)

凡人的四大特点和看点之三-----打斗精彩

发表人:名字很烂

发表时间:2011-02-2

本贴观点可能令你反感,非喜勿入!(拷贝边荒老道的话!嘿嘿!)

凡人中的各种打斗上万场,既有单打独斗、也有集团打斗场面,而其中任何2场打斗描写都不相同,每场打斗都有不同的特点和看点。同时,凡人的打斗中各种打斗元素(法宝、智慧、神通、灵虫、毒药等等)非常丰富,经常会出现不可预知因素,从而使打斗过程更加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因此,打斗精彩也是凡人的一大特点和看点。

凡人的打斗描写的特点究竟是什么?这得从武侠的打斗起。

一直以来,中对于打斗描写都不是太重视,认为打斗部分对故事情节的走势和推动的影响很,对表达的主题贡献亦,属于可有可无的部分。因此,在描写打斗是走的是简略的路线,尽快以很少的笔墨来表达打斗部分,或者在打斗中插入很多的人物喊话,并以此对话来突出人物性格以及其武功高强等等。

以武侠来,很多时候“武”(打斗)的部分描写并不多,“侠”(恩怨情仇、忠孝侠义等等)的部分描述的居多,通常是以“武”为外衣,来表现“侠”的主题。谈起武侠泰斗金庸的,大家的最多的是金庸的各种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曲折以及表现的侠义精神等,但没有人会金庸的中某段或者某场打斗精彩。《倚天屠龙》中光明顶上张无忌独自一人连战多场,除了那些不停地对话外和几个招式名称外,又有谁清楚记得那些打斗的过程呢?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打斗描写的方式和手段决定的。

在武侠中,最常用的打斗方式是招式的对打,基本套路是不停变换各种招式的名称,我称之为招式打斗描写。它的基本特点是:功夫动作都是招式名称,外加一些人物整体动作描写,打斗中人物喊话不断,并且还能伴随看到围观群众的各种反映。由于以招式名称代替动作,整体感觉其打斗动作是模糊,人物在打斗中的反映也很单调,不是叫好就是惊讶等。这种体验就像是看电影中的远距离长镜头里的打斗画面:打斗人物的动作、围观人群的喊叫声和反映以及周围环境等等你都能尽收眼底,但所有一切都不是太清晰。如虽然能看见有某些打斗招式动作,但是却看不到或者体验不到此打斗招式的速度、力量等。

下面以武侠三大家梁羽生、金庸以及古龙为例,具体看看他们对打斗描写各自特点,从中也能体会到招式打斗描写的特点。

摘抄梁羽生《萍踪侠影录》中,云蕾与金刀寨主的比试一段:

-------------------------------------分界线-----------------------------------------------

两人各自立好门户,白衣少女(云蕾)知他自居前辈,决不肯抢先发招,当下手抚剑柄,剑尖向下一点,这是后辈对前辈动手时,表示谦让的起手招式。长须老人向后一个退步,只听得刷的一声,白衣少女一招“彩蝶穿花”,剑势轻灵之极,长须老人喝声“好”,一个“凤凰夺窝”,身形反了过来,一下子就抢着占了少女先前的位置,白衣少女吃了一惊,想不到这位金刀寨主,年纪虽老,身法迅捷,可是不逊年轻,这一个“飞身夺位”,自己的左右中三路,都已给他的刀势制住了。

----------------------------------------分界线-----------------------------------------

摘抄金庸《射雕英雄传》江南六怪在塞外沙漠伏击梅超风那一段:

------------------------------------------分界线----------------------------------------

江南六怪个个紧握兵刃,只等她一揭石板,立即跃出。梅超风忽听得背后树叶微微一响,似乎不是风声,猛然回头,月光下一个人头的影子正在树梢上显了出来,她一声长啸,斗然往树上扑去。躲在树巅的正是韩宝驹,他仗着身矮,藏在树叶之中不露形迹,这时作势下跃,微一长身,竟然立被敌人发觉。他见这婆娘扑上之势猛不可当,金龙鞭一招“乌龙取水”,居高临下,往她手腕上击去。梅超风竟自不避,顺手一带,已抓住了鞭梢。韩宝驹膂力甚大,用劲回夺。梅超风身随鞭上,左掌已如风行电掣般拍到。掌未到,风先至,迅猛已极。韩宝驹眼见抵挡不了,松手撤鞭,一个筋斗从树上翻将下来。…………..

--------------------------------------分界线---------------------------------------------

梁羽生和金庸两人对打斗的描写,大同异。是很典型的招式打斗描写,动作整体感很强,但动作细节不足。金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凡人凡语】最新更新章节〖凡人的四大特点和看点之三---打斗精彩〗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211/211050/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