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朝鲜王(1/2)

十月初的一个上午。{道。

“是不是海鸟呀?”一名小女孩见状不由得开口猜测着。

“不,是船!”不过,小女孩的说法立刻被年龄最大的一个男孩给否定了,信心十足地说道。

没错,这个男孩说的很对,远处海面上的那些小黑点正是船只,确切的说是大明船队的一个编队,由包括海龙号等两艘西洋帆船在内的十余艘船只组成。

护送李宏宇抵达天津港后,白诚乘坐海狼号率领另外两艘西洋帆船回上海港,因此李宏宇手头只有两艘西洋帆船,但足以对付朝鲜的海军。

此时此刻,海龙号上。

李宏宇和赵欣并排立在船头的甲板吹着海风,虽然现在海面上波涛阵阵但海龙号由于有着庞大的体积故而行驶得非常平稳,这点儿小风浪对它影响不大。

“李兄,咱们该如何处置朝鲜王?”赵欣望了一眼远方的仁川港,微笑着问向了李宏宇。

由于朝鲜军队在萨尔浒大战时投降了后金,再加上朝鲜王近年来在大明和后金之间左右逢源,谁也不想得罪,故而李宏宇和赵欣这次前来朝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兴师问罪。

“静观其变吧,看看他会做何选择。”李宏宇闻言略一沉吟,然后笑着说道,“其实,我倒想见见朝鲜王,如果朝鲜不是咱们大明藩属国的话,我倒是挺佩服他的选择。”

“听说朝鲜王跟万历爷有几分相似,都是那种非常有主见的人。”赵欣闻言顿时笑了起来,恐怕大明的文武众臣中只有李宏宇会有些欣赏朝鲜王,虽然朝鲜王的做法背叛了大明,但对朝鲜而言无疑是最佳的抉择。

而且,通常这种有主见的君王都不是等闲之辈,如果遇到一个只知道唯唯诺诺庸才的话,那么两人的这次朝鲜之旅将缺少很多乐趣。

“李兄,听说朝鲜王心狠手辣,咱们可要当心了。”随后,赵欣的脸颊上不由得流露出了担忧的神色,从安全方面考虑的话她更喜欢遇上一个平庸的对手。

“朝鲜王知道轻重,如果咱们在这里出事的话恐怕不用咱们大明出手,朝鲜的那些官员都不会放过他。”

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神色轻松的回答,他并不认为朝鲜王是一个莽夫,肯定知道谋害他和赵欣的严重后果,故而不会一时头脑热想要杀了他和赵欣。

另外,朝鲜官场现在党争激烈,与大明有过之而无不及,至少大明党争使用的是“文斗”,不会要了对手的性命,而朝鲜官场的争斗可谓是“武斗”,失势的一方通常都会被要了性命。

“但愿如此吧!”赵欣闻言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但她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已经决定要全力保护李宏宇的安全。

晚上,汉城,景福宫。

景福宫是朝鲜王国的正宫,朝鲜王的居住之所,汉城五大宫之,由于位于汉城北部故而称为北阙。

据史料记载,景福宫始建于洪武二十八年,历经多次破坏和重建,王宫得名于《诗经》中“君子万年,介尔景福”中“景福”二字。

由于朝鲜王国是大明的藩属国,故而景福宫的面积与规制严格遵循与宗主国大明的宗藩关系,是一座亲王规制的郡王府,其所有建筑均以丹青之色来区别于大明皇宫的金黄色。

景福宫呈正方形,有大大小小房间共七百二十八间,南面是正门光化门,东为建春门,西为迎秋门,北为神武门。

万历二十年,倭国的丰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鲜,拉开了“壬辰倭乱”的帷幕,倭军占领汉城前,景福宫与昌德宫、昌庆宫被朝鲜的乱民焚毁。

历史上,朝鲜王李珲继位后工程量小的昌德宫被率先修复,之后一直当作正宫使用,景福宫则闲置了近三百年。

不过,与历史不同的是,李珲选择了修建景福宫。

此时此刻,朝鲜王李珲正在处理臣下所上的奏章,虽然已经年近半百但精力看起来还是比较旺盛和充沛。

说起来,李珲能够成为朝鲜王还与“壬辰倭乱”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

李珲是朝鲜宣祖李昖的次子,生母为恭嫔金氏,早年受封光海君,所谓“君”类似于大明的“王爷”。

壬辰倭乱爆后,原本只是庶子的李珲被远去大明避难的李昖封为王世子,临危受命统领留在朝鲜的军队,为朝鲜击退倭军入侵贡献巨大。

由于李昖的王后一直没有生育,故而朝鲜宣祖时期朝鲜王国很长时间并没有“大君”,也就是王后所生的嫡子。

按理说李珲在壬辰倭乱中立下大功,本是的最佳人选,可惜他在庶子中只排行第二,上面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哥哥临海君。

故而,按照大明“立嫡立长”的立储原则李珲并不符合当世子,而且诸位庶子也不服他,因此李珲的世子地位一直不稳。

尤为重要的是,由于李晖立李珲为世子比较仓促并没有上报明朝获得批准,故而李珲世子的身份始终未能得到明朝承认。

直到万历三十六年朝鲜宣祖薨逝,世子李珲即位后的第二年经过斡旋终于获得了明朝的册封成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权驭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643章 朝鲜王〗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9/219037/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