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3章 喜忧难料(1/2)
“相公,刚才兵部接到袁崇焕的时,赵欣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兴奋地向李宏宇说道。
“努尔哈赤死了!”李宏宇闻言怔了怔,随后放下手里的公文,眉头微微皱着。
“相公,这是一件好事呀,你怎么看上去心事重重?”
赵欣见李宏宇神色有些异样,不由得狐疑地问道,按道理来说李宏宇应该感到开心才对,如此一来大明就少了一个劲敌,努尔哈赤的军事才华还是非常出色,给明军带来了不少麻烦。
“他怎么说也是相公的对手,应该死在战场上。”李宏宇闻言微微笑了笑,开口向赵欣解释道。
虽然努尔哈赤是大明眼中穷凶极恶的蛮夷头子,但作为对手李宏宇心里还是非常钦佩他,竟然能以祖上十三副兵甲起兵,使得大明疲于应对。
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惺惺相惜,在李宏宇看来像努尔哈赤这样的人战死沙场才是最好的归宿。
“相公,努尔哈赤死前没有安排建奴汗位的继承人,建奴的武大员悉数到齐,齐聚南书房,就差他们俩了。
由于众人已经知道了努尔哈赤病死的消息,故而相互间交头接耳地议论着,是不是笑声连连,都认为这对大明是一件大好事。
“诸位爱卿,努尔哈赤死了,你们说说对关外局势会有何影响?”李宏宇和赵欣到来后不久,天启皇帝来了南书房,落座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众人,不动声色地问道。
“皇上,臣听说努尔哈赤并没有立下太子,建奴现在是八王辅政,努尔哈赤这么一死建奴内部必将大乱,对我大明大有裨益。”
听闻此言,内阁辅顾秉谦率先开口,笑着向天启皇帝说道,“这可真是天助我大明。”
韩爌只当了几个月的内阁辅就被原齐楚浙当的官员弹劾下台,继任者是东林党的住过桢,结果很快也被轰下台,进而使得出身浙党的顾秉谦成为了内阁辅。
“皇上,一旦建奴内乱,我军就可趁机攻打辽东,一举收复失地。”紧跟着,内阁辅臣魏广微也表了看法,意气风地说道。
其余大臣闻言纷纷点着头无不赞同两人的观点,认为努尔哈赤一死后金必将爆内乱,明军正好可以乘机动反击。
李宏宇和赵欣默不作声地坐在那里,李宏宇的眉头微微皱着,很显然他和赵欣并不像众臣那样乐观。
“李少傅,你在关外与建奴交手多次,努尔哈赤死后建奴会不会内乱?”天启皇帝注意到了李宏宇和赵欣没有开口的意思,意识到两人有不同观点,于是笑着问道。
“皇上,依臣之见,努尔哈赤死后建奴不会爆内乱,努尔哈赤实行八王分治的原因就是为了避免其死后那些执掌兵权之人有不臣之心,如今建奴八旗旗主互相牵制,故而很难打起来。”
李宏宇闻言向天启皇帝一躬身,有条不紊地答道,这使得现场众臣不由得面露诧异的神色,脸上纷纷流露出失望的神色。
从以往的事例来看,李宏宇所做出的结论通常而言都是正确的,这意味着后金内部十有**打不起来,这可不是众人所希望的事情。
“李少傅,你说这次谁能成为建奴新的大汗?”
见李宏宇不看好后金内乱,英国公张惟贤沉吟了一下皱着眉头问道,既然后金不会爆内乱那么肯定会选出一位新的大汗来,可后金有资格成为大汗的人。
“英国公,本官以为建奴四大贝勒中的皇太极阴险狡诈,城府极深,十有**从中胜出。”
李宏宇闻言早有准备,沉声回道,“皇太极跟其他三个贝勒关系密切,应该能从子中胜出。”
“皇上,此人的智谋比努尔哈赤还要更胜一筹,因此倘若尤其继承了建奴汗位,那么关外的行事可就堪忧。”
说着,李宏宇望向了一旁的天启皇帝,忧心忡忡地说道,历史事实证明皇太极比努尔哈赤更有手腕,因此如果尤其继任后金大汗的话那么大明的情形可就危矣。
“少傅是否太过高看皇太极了!”
见李宏宇好像对皇太极破为重视,一名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不由得开口说道,认为李宏宇有些杞人忧天。
要知道李宏宇两次重创后金军,而袁崇焕也打了一个宁远大捷,这意味着后金没什么好怕的,李宏宇的反应有些太敏感。
“本官也希望自己错了。”
李宏宇闻言向那名都督点了一下头,有些无奈地苦笑道,这些人哪里知道皇太极成功统一了后金内部各部势力,为满清后来的入关打下了决定性的基础。
“少傅,依你之见,辽东官军能否趁着努尔哈赤死去之际向辽东动反攻,一举收复失地?”
天启皇帝见李宏宇好像对皇太极非常看重,这意味着一旦皇太极成为后金大汗那么后金将更难对付,故而略一沉思后问道。
听闻此言,现场众人不由得纷纷望向了李宏宇,天启皇帝此举可谓是出奇制胜,不得不说现在是向后金动攻势的最佳时机,一旦成功的话必能将后金一举击溃,进而收复失地。
虽然此事的愿望是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权驭大明】最新更新章节〖第813章 喜忧难料〗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9/219037/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