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九、决胜 一(1/2)

居乐中学成功晋级后,将与其他两支晋级的球队踢循环赛。考虑到赛程不宜拉的过长,局里考虑没必要循环赛后再进行最好成绩的两支球队的对决,直接采取用循环赛的积分成绩和胜负关系确定最终的冠亚军和季军。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各学校的支持,毕竟长时间的比赛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到学校正常的教学。

而且,据金平安说,这次比赛以后,教育局将成立澄明区教育部门足球队,队员就来自于在这次比赛中表现优异的球员。下学期开始,澄明市要举行全市十三个区县的足球比赛,各县区各出一支球队。并且,这只是以教师足球作为带动,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形式在中小学学生中普及足球运动,足球发展较好的学校直接成立足球特色学校,国家在经费方面给予支持。

在交谈中,金平安还说了,这次比赛居乐中学表现很突出,如果不遇到意外的话,获得冠军的可能性很大。并且说,局里对杨雨峰、赵声鹏、岳海阳等人很赞赏,很有可能被选入到成立的区队里。而且,在国家要普及足球的大环境下,澄明区肯定会在足球方面作必要的政策倾斜,足球踢得好的教师有可能为了发展足球运动的需要对工作进行必要的调整。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这一政策使教师们对足球有了更具体和直接的目标,而不是过去那种仅仅是一种爱好,也从政策的方面确立了足球也是政府发展的方向。杨雨峰内心也感到一种兴奋,自己对足球的执着和努力竟然可以和前途挂上钩,那么,林呈珠肯定会从过去的不反对变成支持。

当然,这种政策有可能也会给球队带来负面的影响。因为,球场上最耀眼的位置是前锋,是进球的队员。很多人在场上踢球的追求也是希望自己能进球,尽管他踢球的位置不是前场。所以,为了实现进球的目的,有的队员会不顾自己的位置去争取进球的机会,如果遇到对方进入反攻的话,位置上没人就会给对方非常好的机会。这种认识是作为球员的一种不成熟的表现。一个足球运动员的成功首先来自于整个球队的成功,球队成功了,球员个人才有成功,成功的球队会把成功分给每个球员。反之,失败的球队里是没有成功的球员的。

为此,杨雨峰先与付军、赵声鹏谈了自己的担心。几人一致同意,要在最后阶段的比赛未开始前,由学校出面给球队开个会,明确球队的目标及每个队员的职责,并号召所有的队员要有集体意识,要有大局观念。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球队中宋太平及尹志刚进球的愿望过于强烈,很有可能会影响球队的防守。

校长姜大山也希望自己的学校在这次比赛中能取得好的成绩,这对于学校和他个人肯定是有好处的。如果球队获得了冠军,有可能居乐中学会成为足球特色学校,在运动场地的建设及经费的投入方面国家肯定会加大力度。而且,这将使学校的招生及办学具备更好的吸引力。所以,当金平安给他讲了教育局的政策以后,他也打算重视足球队的情况,并在杨雨峰的要求下召集所有的学校足球队的队员开了个动员大会,并把球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在学校的考评挂钩,把足球也当作学校工作的一部分。

这就是政策的好处。过去曾是一种纯属业余爱好的运动变成了工作的一部分后,带来的效果肯定是积极的。足球也会成为用人单位特别是学校选聘人员的一项指标,必然会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特别在校学生喜爱足球,那么,足球的普及肯定会提速。当参与足球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就相应的肯定会出现许许多多足球天才。那么,天朝的足球就有希望了,更大的好处是,足球成为一种全民喜爱的体育运动后,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可以治疗部分存在于国民中的不良嗜好。

在这次动员会上,学校也决定教师的足球比赛结束后,就在学生中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足球比赛,由团委负责,具体的工作由校足球队直接进行。以前还有的老师反对学生课后踢足球,知道了学校的决定以后,各个班的班主任也开始重视起来,都吩咐体育委员买了足球,组织班上的学生踢球。杨雨峰更是在自己的班级作了布置,过去有机会时他就带领学生踢球,现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就专门在下午放学后让学生踢球,自己有空就对他们进行指导。以前还很清静的校园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课后休息时总有学生踢球的身影,甚至在中午的时候,有部分学生放弃午休在球场上踢足球。学校里认识杨雨峰的学生也比较多,在校园里走着只听见和他打招呼的声音。看着踢球的学生,他也总会耐心的给他们一定的指导。

长期以来,很多教师都担心学生的体育锻炼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所以都持反对意见。就连林呈珠也不止一次的对杨雨峰说到这个问题,她也觉得学生会因为思想上受到想踢球的影响,不能专心的搞学习。杨雨峰对她作过解释,而且还用自己的体会对她说:

“我们读高中的时候,在一起踢足球的同学全都考上了大学。踢足球肯定要花时间,但不会影响学习。学习知识讲究的是劳逸结合,提高学习的效率,而踢足球虽是一种锻炼,但对于放松思想的效果非常理想。虽然,上课的时候偶尔也会想到踢球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绿茵风云】最新更新章节〖二十九、决胜 一〗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9/219527/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