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校园青春(1/2)
居乐学生的足球比赛是在中期考试以后进行的。杨雨峰把足球的所有队员都编为裁判,轮替着当主裁和边裁。学校因为教育局对足球的重视,在比赛中也给予了支持,给当裁判的人每人每天五十块误餐补贴,学生的奖品另外开支。
正式比赛前,教师队和学生联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教师都是刚工作不久的,正处于年轻力盛的年龄,而且技术方面要强得多。因此,尽管参加比赛的学生都是技术最好的,但教师还是以四比一的优势战胜学生联队。
比赛的时间是学生每天放学十五分钟以后进行。整场比赛分上下半场各四十分钟,中场休息十分钟。首场比赛由付军吹主裁,宋太平及尹志刚巡边,岳海阳记录,登记上场队员名单及比赛过程中进球情况和换人情况,还有就是严重的犯规中黄、红牌的记录。
杨雨峰在首场比赛中虽然没有需要做的事情,但他一直在球场边,关注学生的比赛情况。学生在场上很认真,奔跑都十分积极。可是,每个班级只有为数不多的学生会踢球,从动作上看有一定的基础;更多的人没有技术,在踢球的时候动作不规范,容易踢伤别人,自己也没有保护意识。因此,在中场休息的时候,杨雨峰就和付军等人商量,觉得应该在判罚的时候更严厉些,尽量避免在比赛过程中出现受伤的情况。毕竟很多学生都是首次踢球,往往是对着足球乱踢一通,动作不规范而且比较大。付军根据场上的情况及时的进行吹罚,还亮出示了两张黄牌,对其中有危险的动作进行警告。
两个班级的实力相差不大,赢球的一个班更多的是运气的因素。在杨雨峰观看比赛的过程中,林呈珠几次跑出门外想叫他吃饭,但想了一下就作罢。她晚上有自习辅导,所以就自己先吃了。吃好后就把菜饭在火炉边,避免变凉,走到球场边和杨雨峰说了一下就回宿舍了。比赛结束后,杨雨峰把比赛记录的表册收好,回宿舍准备吃饭。付军跑来说,叫一起到街上吃。第一天去的人较多,他们一边吃饭一边总结比赛的情况,商量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如何更好的组织和安排,并要求踢球的教师有时间尽量带所教班级的学生练习一下基本的动作,并强调比赛过程中的要求和规则,使学生的比赛能够很好的开展。
这次比赛使学生的足球热情更高了,课余时间有更多的学生在球场上踢球。杨雨峰回忆自己的足球生涯,看到他们踢球的情形,过去的经历又浮现在眼前。他读高中的时候,家里的人都很忙,而且只有他一人在读书了,哥哥姐姐都已经工作。在班上有几个比较要好的,上学放学都经常在一起,也没有太多的娱乐,就和其他人一起去踢球。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都不会踢,只是跟着班上会踢的人传一下球,见几个颠球的人一次能够颠一百多个,而自己却二十个都做不到。但是,他们也没有失望的感觉,反正就是为了好玩,技术好和差都无关紧要,一样执着的踢足球。
那时候,由于校外几乎没有足球场地,一些单位喜欢踢球的就会到他们学校踢球,有时候也会和他们踢比赛。杨雨峰记得,在同学中李强技术是最好的。他身体虽然瘦弱,但球感非常好,脚踝扭动很灵巧,带着足球在人群中左右晃动着奔跑,几乎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住。那时候的杨雨峰在心里是多么的羡慕他的,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像他那样潇洒自如。
他和班上的另外两人关系特好,足球也成了他们唯一的爱好。放学后总是到学校的足球场上踢球,每天都到天要黑了才回家。班主任也住在学校里,杨雨峰清楚的记得,好多次班主任在自己家的窗子边大声的喊他们,让他们回家。班上很多人都是没有住校的,那时候也没有要求上晚自习,通常都是自己在家温习功课。
杨雨峰在班上属于遵纪守法的人,学习成绩偏差。他们班那时有一个学霸,是个男生。由于家庭情况较差,生活上较困难,但成绩一直保持年级第一,后来考上了**。杨雨峰很少为自己的成绩伤感过,自从上了高中,父母好像也不关心他的学习,他从未把自己的考试情况告诉家里。有一次,他被班主任调了座位,去和一个很不爱讲话的女生坐在一起。好像上课也没有可以干是事情,就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听课上,那个学期他考在了二十多名,是上高中以来最好的成绩。
进入高三后,他发现自己好像没有了出路。如果考不上高一级的学校,他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于是,他努力的学习。他放弃了踢足球,整天的忙着学习上的事情。可是,由于基础太差了,他最终没能考上。最后,不得不进入补习班。
补习的日子辛苦而充实,他除了学习之外摒弃了一切,连足球也没有踢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考上了师大,而且是中文系。他从来就没想过自己要当老师,而且在大学中老是觉得很失望,与自己想象的差距太大。
每个人都不清楚自己的道路是怎样的,也很少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可是,人生就是这样的,当你只能够接受某种生活方式时,会发现其实每种生活都有自己的乐趣,每一种生活都充满着酸甜苦辣。
杨雨峰看着走在校园里的学生,好像自己又回到了读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绿茵风云】最新更新章节〖四、 校园青春〗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9/21952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