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拉拢——高僧(2/3)

僧将写好的《正宗记》和《禅宗定国图》二书,附带那封《万言书》一起托人上奏朝廷,仁宗并未回复。贫僧又托人向当朝宰相韩琦、富弼等人写信,送书;于此同时,贫僧主动结交欧阳修,与之畅谈,这才让贫僧的名字传遍了京城。于是才有了第二封《再上皇帝书》,之后便是你所知,仁宗赐名、赐衣,下诏将书交付传法院编入大藏。”

高遵惠叹道:“原来还有这般曲折。”

克里斯心里赞道:这位目标明确,抄作宣传,手段精妙,效率极高,要是放在现代,可谓是商战的好手。

“自上次离京,又过了十五年,贫僧与故人有约这才悄悄进京。只是近日听闻京中盛传新儒学,这才深觉其实很难消除士大夫骨子里排佛的态度。”

应该说契嵩的想法一点错都没有。古代中国的信仰不应分为儒、佛、道三家,更确切地说是两个阶层:普罗大众和士大夫。老百姓信奉佛、道;而士大夫拿儒学当精神支柱。

克里斯喃喃自语道:“士大夫鼓吹的新儒学,不仅要灭佛,还会灭智。灭智的结果就是吞噬新技术和经济发展,只是官家希望看到这样的保皇忠君思想……虽然眼下商业环境繁荣,可垄断、封闭的国家财政政策使得经济缺乏活力,为了解决庞大的皇家开支,所以增加度牒无非是手段之一,这样用特权为饵换来的快钱,官家是不可能放过了,哪怕将来出了问题,随便安个罪名,打压一下就好!”

克里斯在脑海中组织着这些词语,不假思索的就脱口而出。

契嵩看透佛儒矛盾,是基于考虑佛教自身发展这个出发点上;而克里斯所思所想却是受现代的思想理念影响,她这番话说出来,让契嵩和高遵惠都大为吃惊。

高遵惠机械的重复着她说过的话,虽然其中许多词语不能理解,但他也有了自己的看法,心道:如滔滔这般说,新儒学岂不真是猛如虎焉?

契嵩眉间皱起,认真地思考着方才的那番话,遂道:“哎呀,听君高论,茅塞顿开!贫僧受教了!”

克里斯脑子动的飞快,如今辽国成了外敌,新儒学成了内患。倘若举兵攻打辽国,必须要做很多的技术革新,朝堂上净是些思想顽固的士大夫拖后腿可不行,想要为将来所做的事情扫清道路,不大刀阔斧是不能成功的。

她看着眼前高僧,道:“大师想要摆脱新儒学的苦苦相逼,想要兴佛,何不与我合作?”

她古怪的语调让老和尚有点犹疑,却仍答道:“贫僧洗耳恭听。”

“我可以许诺,在大宋境内,不论走到哪里,都能让人领到赠送的佛经。”

就跟现代一样,连一家最偏远的汽车旅馆,你都能在房间抽屉里,找到一本免费的圣经。

老和尚微微张口,眯眼,盯着克里斯的脸看了一会儿。似乎是无法相信钻进自己耳朵的话。尽管听起来是如何的让人难以置信,但他知道眼前的人绝非开玩笑,只要看看她的眼睛便一清二楚。

只是,这得是多大的口气啊。

高遵惠也不可置信的问:“你说真的?”

克里斯发现市面上印制的佛经占小部分,大部分还是手抄本,她算过成本,纸张、雕版,人工……如果将雕版改做活字印刷,还有现代的排版机,流水线生产……她指指自己的脑袋,轻笑一声:“这个嘛,我能用以前印一本的价格印出几百本来,办法已经有了,说到做到。”

高遵惠揉揉眼睛,他简直无法相信,这些东西以前都藏在那里,怎么滔滔从来都没有试图展现出来呢?

如果老百姓不花钱就能读到佛经,还愁佛学不传遍天下?如果再在其中广选兴佛学的信徒、弟子,佛学兴盛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契嵩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此刻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高遵惠喃喃道:“照你说的,莫说佛学,世上的学问都可以大量刊印出来,传遍四海。”

那便是开化民智,普学天下的盛世。

克里斯将他拉回现实,道:“只可惜现在的情况,敌强我弱,敌多我寡,我们只能智取!”

“这个自然。当年贫僧向仁宗进言,就说‘儒是圣人用以治理入世之人的,佛是圣人用来治理出世之人的’,假托佛儒并无二致,排佛实属不该,这才能劝诱天下文人。再加上些儒道提倡的守孝,讲些高僧孝顺父母的故事,我看他们很是喜欢。”

“大师高明!”

“也就是为了辩驳儒道,我写了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这些原本不属于佛家经典,我只能勉力让它自圆其说,这才让佛门同人嗤之以鼻。”

“他们那是羡慕嫉妒恨,大丈夫无所不用其极,只要管用就好!”

听言契嵩含混的笑笑,然后忽然换回最初的一脸严肃表情,问道:“既然是合作,那贫僧要为施主做些什么?”

克里斯笑笑道:“我以后势必要做一些让那些学究儒者嗤之以鼻,坚决反对的事情,到时需要大师从旁策应,造势造舆论,与我联手将他们的反对意见一一化解。”

“何为舆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超侠寻宋记】最新更新章节〖第十回 拉拢——高僧〗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19/2198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