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德昭拜师、帝子侍读(2/3)

接着两人就开始聊起天来,两人在许多方面都交换了各自的看法。

在许多方面,王朴是自叹不如,而赵德昭在其他方面也是不足的,两人大呼相见恨晚,若是早就遇上,王朴在许多方面也不会这么费劲心思去做,而王朴又听说上次受灾百姓被赵德昭安置在城外天子御赐的土地之上,也是大感此儿仁义,毕竟之前只是在同僚口中以及天子口中略有耳闻过,而先前若不是赵德昭挽救自己性命,还陈述了天下之间的大势,那篇《平边策》不过是个华丽架子,好看不顶用。

而《平边策》是越发坚定了王朴的看法,天子手执此策,西北四州,江北十四州如今都在周国版图之内,不久之后就该北伐辽国,让辽国吐出燕云之地的时候了。

经此之后,两人之间就来往更加频繁了,而赵德昭也拜了王朴为老师,王朴也觉得收了个悟性极高之徒儿,心中也是越发高兴。

而王朴也打算在天子面前推荐赵德昭此人,古有甘罗十二为相,今有赵德昭九岁,也该崭露峥嵘之时。

而赵德昭听说王朴要上书郭荣一事,他是大力反对,之后亲手书写《伤仲永》,给王朴,然王朴看后明白了赵德昭的用意,也就不再上书,但是也在天子面前赞扬了一番自己的徒儿赵德昭。

郭荣闻此,就下诏封赵德昭为皇子郭宗训的侍读,陪伴皇子读书。

而赵德昭闻此诏令,心中不得不大声疾呼,这是陷自己于不义么,虽然自己成为未来皇帝潜邸之臣,但是日后该如何面对,此乃一个问题。

如今已经成为皇子的侍读,但是皇帝的意思是三月之后,赵德昭才陪伴皇子读书,所以一个多月后,赵德昭光荣地成为了未来天子的侍读。

二月份,黄河决口,天子命王朴巡视黄河之事,但是后来因为赵德昭的一番言论,郭荣就交给了别人,而王朴这段时间就上疏给郭荣,关于治理黄河一事,然后推荐了会治水之人。

而后来王朴成为了帝师,位列三公,在赵普之上。这是后来之事,而之后王朴也避免了历史上早死的结局,多活了二十多年。

二月之后,过完年开始。赵德昭打算给自己增加训练的目标了,他的功课就是从赵府出发,然后去城外瓦子坡,最后到达如家,全程大概十五六里路,每天坚持跑步。

每日清晨鸡叫时刻,从赵府出发,身着短装,一路小跑,沿着街道人少之处,出了城门。

路途之上人员十分稀少,而此刻是春寒料峭,风吹过来尚有一丝寒冷。但是赵德昭一点都不怕,继续在风中野跑。

而城外路边,一个素衣黑服道士恰好经过此处。他脱下鞋子,露出篾子,整个人哀声叹气地。

见此远处一人往这边跑来,那道士急忙躺在路上,一副无赖的样儿,耍起泼浪。

而赵德昭也被此道士的行径所疑惑,停下脚步,上前查看了一番,发觉此人不多是装模作样,难道是碰瓷的,而此道一副无赖的样子,看上去只有三十岁不到。

赵德昭上前问道:“这位道长,不知哪里不舒服?”

“啊呀——小哥儿,我是浑身都不舒服,你瞧我的鞋子都破了,从西方走了许多脚程啊。”

“哟,道长,你的鞋子根本就没破啊。”

“哟,小哥儿,贫道指的不是鞋子。”外星妹子求放过

“那是啥的呀?”赵德昭反问了一句,真搞不懂此道的意图。

“贫道观小哥儿的天庭之处十分饱满,今后必定是个大富大贵之人那,而且不久之后就是个贵人了那。”

“哟,道长真是开玩笑,说我大富大贵之人多了去了,道长若是有甚么生活上的拮据,就跟我直言,不必如此。多谢吉言那。我这里有一锭银子。诺,给。”赵德昭说完欲从口袋中掏出一锭银子,给那道士。

“贫道要的不是银子,小哥儿误会了,贫道是有真才实学之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就连小哥儿今日这般努力,也测算一个大概呢。”

“嗯?!道长说来听听?”

“小哥儿,无非不是为日后做打算,我从陈桥来,必知陈桥变。小哥儿,哈哈哈。”

陈桥?赵德昭听到陈桥二字,脑海中惊了一跳,忙问:“道长,法号?”

此道士自报家门,道:“贫道,无庸子,不过是一介凡夫俗子,师从扶摇子,苗训苗广义即是吾师兄,此番下山,乃是寻找真龙前来。方才开个玩笑,小兄弟别见怪啊。”

赵德昭平静的脸上忽然间一个神色大惊,忙道:“甚么?即是苗先生的师弟,德昭岂敢岂敢,道长方才真是让我‘吓了一跳’,德昭以为道长是个……”

“哈哈,我何无庸当年也是一介白丁,家徒四壁,但是仰慕先贤,渴求学问,然无钱上学,若不是得了师傅的指点和开导,还不知现在是怎样一番光景呢。”无庸子回忆往事,感慨万千。

赵德昭听此一番之后,道:“道长,古人云:士别三日即当刮目相看,道长何必纠结前事呢。”赵德昭调侃了一下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天宋武功】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二章 德昭拜师、帝子侍读〗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2/222072/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