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徐鸿儒起义(2/2)
威名远震,短短几天,便发展到数万人,各地地主富绅惊恐万状,纷纷逃亡。紧接着,徐鸿儒挥师东进,渡过运河,会同其它原白莲教传头沈智﹑夏仲进﹑张柬白﹑侯五﹑周念庵﹑孟先汉等﹐攻克邹县,署印通判郑一杰携家而逃。接着,义军挥师滕县,知县姚之胤望风而遁。邹、滕二县北邻济宁,南接徐州,是运河漕运的重要地段,为明朝统治者经济命脉上的要点。邹滕二县失守对大明王朝是个很大的威胁。朝廷得知,惊呼“此地一坏,国家进退之路已穷”。急令山东巡抚赵颜为总指挥,同时起用退职回家的沂州人、前大同总兵杨肇基为山东总兵官,全力镇压徐鸿儒的起义军,企图收复邹县。孟子六十六代孙孟承光也带领乡勇协助官军攻城,最后仍被义军打退。义军攻破孟府,将孟承光及其长子孟宏略杀死。此时,由于辽东战事紧张,女真人虎视眈眈,拖得明军疲惫不堪,无力派兵围剿徐鸿儒,客观上为徐鸿儒义军的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徐鸿儒趁此机会以邹县为中心,用较长时间和较多兵力固守这座城池,并以此为根据城,派遣部队进攻兖州、曲阜,西攻巨野,还远征沛县、日照和郯城,横戈运河,纵横驰骋于鲁南广大地区。见徐鸿儒义军日渐势大,朝廷只好下令山东都司杨国盛、廖栋召募兵丁,汇集乡勇,加紧训练,并调派官兵,协助进剿。由于几路官军的联合围攻,远征的义军被官兵打败,郓城县城也被官兵夺回,进军受阻,形势对义军极为不利。接着山东都司杨国盛、廖栋合军攻打邹县,敌众我寡,城中义军形势危机。面临危局,徐鸿儒沉着应战,冷静分析,统观全局,积极寻找战机,并鼓励将士振奋精神,他当机立断,力排众议,放弃争夺巨野、郓城,挥师东进,三渡运河,抄袭官兵后路。杨国盛、廖栋招架不住,随解邹县之围。七月,徐鸿儒经过侦察,决定灵活用兵,避实击虚,直插运河重要渡口夏镇,抓住京杭运河的咽喉,切断朝廷漕运粮饷的通道,并在彭家口截获官府粮船四十艘。为了集中兵力迎击官军,徐鸿儒命令义军猛烈攻击,曲阜知县孔闻礼据城固守,数月攻城不下。这时,山东司杨国盛援兵又到,徐鸿儒决定放弃攻城计划,一方面佯攻曲阜,主力却抄袭官军营,把杨国盛杀得落花流水,敌将张榜被杀死,收缴了大批粮草和武器。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响应徐鸿儒的农民起义又风起云涌,于弘志于七月在武邑和景州交界的白家屯起义;九月,泽县的康傅夫率众起事;河南汝宁府固始县李恩贤起义,声援徐鸿儒,四川原白莲教徒也纷纷起义响应徐鸿儒。一时间,起义的烽火漫天烧起,大有席卷全国之势,震撼了整个大明王朝。但是,由于起义准备不足﹐加之明廷派大军合力进剿﹐七月﹐各友军先后失败﹐郓城﹑钜野失守。在取得一系列胜利之后,义军没有采取机动灵活的策略,乘机扩大战果。在敌强我弱的大形势下,反而采取了固守一城一池的消极的作战方法。九月,徐鸿儒进攻兖州失利后,仍然固守邹县,与敌人硬拼,义军被围困三个月。十一月,城中弹尽粮绝。徐鸿儒与义军高尚宾、欧阳德、许道清等数百人仍顽强坚持战斗,决心与城共存亡。谁知义军中又出了叛徒,都督侯王、总兵魏七等把徐鸿儒捆绑起来,打开城门向明军投降,徐鸿儒被俘,起义失败。十二月,徐鸿儒和其父徐东明、母亲傅氏及重要部属等十八人被押送北京城。从起事到失利,徐鸿儒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历时一百九十多天,大明朝野尽皆闻之色变,影响巨大。高杰在离开京城去往辽东时,正是徐鸿儒义军渐入困境之时。而等他回到京城,已是第二年的一月,徐鸿儒此刻已经被押解在京城,准备问斩。听着“神医”徐鸿儒领导义军征战过程,高杰神色变幻不定,一会激动、一会震惊,最后变成了悲伤和痛惜。待得净空师太讲完,他沉声道:“师父,徒儿刚从辽东回京没几天,并不知道徐神医被俘。如今既知他老人家关在京城,我这边派人前去打探,无论如何也要将他救出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乱明风云】最新更新章节〖第二百六十七章 徐鸿儒起义〗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28/228169/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