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否极泰来(1/2)

长安,意为“长治久安”,乃是开唐之时,将前朝新城‘大兴’改名而得。

从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10世纪左右,先后有周、秦、西汉、隋、唐等13个朝代或政权,在长安建都及建立政权;

历时2100余年(农民起义所建立的政权不在所列)。

如此多的朝代在此更替,造成了一个繁荣昌盛的大都、古都、千古帝都!

曾有唐代诗人-骆宾王赋《帝京篇》,开篇即述: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都壮,安知天子尊……”

长安位於有“八百里秦川”之称的关中平原渭河南岸;

南是秦岭山脉中段的终南山,重峦叠嶂,陡峭峻拔,成为南面的天然屏障,有“重峦俯渭水,碧嶂插遥天”的磅礴气势。

北则有尧山、黄龙山、嵯峨山、梁山等构成逶迤延绵的北山山系,与秦岭遥相对峙。

在这些山岭界划出来的大片沃原上,长安城雄据其中,泾、渭、刿、灞、澧、皂、黑、涝诸水宛如晶莹闪烁、流苏飘荡的珠串般环绕萦回,形成“八水绕长安”之局。

这些河流犹如一道道的血脉,既给长安提供丰富的水源,也使长安充满活力。

“秦中自古帝王州”

正因种种战略和经济上的有利条件,自古以来,长安便得到历代君主的垂青。

故长安之繁华,可谓艳冠古今!

长安城由外郭城、宫城和皇城三部份组成。

宫城和皇城位於都城北部中央,外郭城内的各坊从左、右、南三面拱卫宫城和皇城。

以正中的朱雀大街为界,东西分属万年,长安两县。

宫城和皇城乃唐室皇族的居所,郭城则为百姓聚居生活的地方,各有布局。

长安郭城共有南北十一条大街和东西十四条大街,纵横交错地把郭城内部划分为一百一十坊。

其中贯穿城门之间的三条南北向大街和三条东西向大街,‘井’字型构成长安城内的交通主干;

其中最为人叹为观止的,便是横阔四十丈的朱雀大街,馀者虽不及朱雀大街的宽阔,其规模亦可想见。

长安除朱雀大街外,最著名就是位於,皇城东南和西南的都会市和利人市,各占两坊之地。

每区之内,尚有小的巷道,便其内部通行。

两市为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酒楼食肆不少更是通宵营业,为长安城不夜天的繁华胜地。

市内各有四街,形成交叉“井”字形的布局,把整个市界划为九个区,每区四面临街,各种行业的店铺临街而设。

除此之外,纵贯长安南北的永安渠水道,亦是舟辑往来,贩商不绝。

其中有一座石拱桥,整个横跨在永安渠之上,自建成起便雄居此地多年。

远远观之,因其有飞马腾龙其势之骏美,故此得名跃马桥;

再加上此处临渠的两街多坊,多为巨商名流云集之地,是以更显繁华,是为城中最著名的一处景点。

桥上行人如织,商旅不绝,直带给人眼花缭乱之感;

又有如丝如履的奇异节奏感,似乎彰示出这座千年繁华古都的独特韵味。

此刻,长安城中,跃马桥一侧的福聚楼上;

其中三楼临渠靠窗的一桌,正有一人悠然自若独坐;

此人身着灰色外衫,作文士打扮,面貌显得斯文而又普通,大约双十许青年。

此时他正一人独饮,一手环握手中青瓷杯,不时轻啄慢饮杯中物;

杯中不时升起的袅袅轻烟,可见杯中所饮属茶非酒。

如此独饮颇显意态闲适,不过此人嘴角不时勾起的隐秘笑意,以及眼中余光频频扫往某个方向;

证明此人显然并非真个悠闲独坐,而是正在刻意留心什么?

顺着此人不时停留的目光所在投去,视线所及之处,远远望去,原来只是一个,颇为不起眼的小小身影。

夕阳之下,这小小身影,正忙碌穿梭于跃马桥之上;与雄居永安河上的石桥相比,显得既渺小又有些许的格格不入。

这身影远远瞧着,似乎有些清瘦;

若是有武林中人,可以极目相顾,细瞧之下,当可辨出此人身材挺拔又俊逸;

只因衣着宽大,又年岁尚幼,只是一位年约十四五光景的少年郎而已;

远观便略显身材单薄,模样倒是长的还算清秀周正。

不过正因为年纪尚浅,故而双眼灵动活泼,极富神彩。

面相清清秀秀,映照在晚霞曦光中,脸孔凸显的有些消瘦;

幸许正是长身体的年龄,平日里又囊中羞涩,营养或缺所致吧。

如此呈现人前的便是一副斯文秀气的面孔,而且秀气中隐隐透露出一丝昂然;

嘴角下巴一带,又显得线条棱角分明,配合着面相中那秀气中带着一丝昂然,整个人显现出一股,卓而不群又跳脱孤高的气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戏语】最新更新章节〖第一节 否极泰来〗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30/23072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