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御史(1/2)
宫中的消息,最是瞒不住人的,哪怕嘉靖如今住在西苑,仍旧是如此,其实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如此,只要是皇帝身边的消息,几乎就没什么能瞒住的。
当然,若是能牵扯到朝中的一些个重臣共同商议的,这就又能瞒得住。
这其实就很能说明一个问题,朝中的那些个重臣,在宫中都是有获得消息的渠道的,历朝历代都是如此。
当然,除非是有一些消息只有皇帝一人知道,这样倒是不会外传,但也并非绝对,例如有的臣子就能通过慢慢获取皇帝的一些近日行为等,推测出皇帝的心思。
皇帝身边一些隐蔽的消息都不好瞒住,更何况是这种直接下了口谕,让严嵩拟旨,根本就没准备隐瞒的事情。
黄锦刚从严嵩府上宣了口谕回宫,这边消息就传了出去。
只要是在朝中有头有脸的,几乎全都知道了口谕的内容。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能在朝为官的,其实没一个心思简单的,真是那种心思简单的只会死读书的,早就不知道被排挤到什么地方去了。
能留在朝中为官,或者说能在朝中为重臣的,就没一个简单的,不说是奸诈或者是奸臣,可心思是不简单的。
毕竟,谁也没规定正直之臣就不能有些心思算计了。
所以,哪怕严家父子在朝中权势中天,可仍旧是有旁的大臣家的探子被送了进来,或者说,也正因为严家父子的权势太大了,旁的朝臣才会偷偷用尽法子送进来些探子。
这种情况其实是很少的。
毕竟这种事情一旦被发现,那双方可就是死敌了,而且,谁派来的探子,真要闹到皇帝那里也是不占理的,且名声也会因此丢尽的。
但是严家这边的情况实在是太过特殊了。
尤其是近年来严世藩逐渐掌权,其甚至比当今圣上都喜怒无常,而且性子乖张暴戾,可是不好应对的。
所以,有些重臣想在他府上安插探子也属于正常,同时,也不排除想要收集更多的证据,为日后扳倒严家父子做准备。
“恩师,你这可是好兆头啊。”
邹应龙今个正巧在徐阶府上,初闻这消息,心中可是大喜,他是徐阶的门生,徐阶虽然如今是次辅,可朝中权势可是尽在严家父子手中。
邹应龙虽然刚直,并不会借助徐阶的名声胡作非为,可瞧着恩师身为次辅却是手中无权,心中岂能不恨
邹应龙本性刚正,严家父子扰乱超纲,他身为御史,却无能为力,心中岂能不恨
如今,皇帝的口谕虽然没有多说什么,可是,这话里包含的意思就耐人推敲了。
当今圣上最喜欢玩的,可不就是让下面的臣子去推敲他的心思,这事嘉靖是玩的乐此不疲,而内阁的几位大学士是被他玩的心力憔悴。
哪怕在内阁有严嵩把持朝政,可到底是内阁大学士啊,而且年纪都没严嵩大,谁不想在皇帝跟前留个深刻好印象的
所以,每次嘉靖传出一句话,几句青词,都能让内阁大学士猜的心力交瘁的。
这事满朝文武都是知道的,平日里,没人喜欢这种猜测,毕竟万一一个猜不好,那肯定是要让皇帝不满的。
可现在,邹应龙心里可是一百一千个希望这就是当今圣上故意传递出来的一个消息。
若是如此,那这几句口谕里,可是充满了对严嵩的不满,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
而且这件事还有另外一个让邹应龙高兴的地方,那就是这件事体现出了当今圣上对徐阶的一丝看重。
此消彼长之下,就算不为徐阶是自己恩师感到高兴,可严嵩这个奸佞在皇帝那的宠信降低这就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徐阶脸上也带着一丝的笑意,不过这笑意很含蓄:“是圣上隆恩。”
说完这话,徐阶又看着邹应龙道:“这事心中知道就行了,出了门,可就不能多说什么了。”
徐阶这话的意思可不是说的他为主考官这事,这事肯定是要天下人都知道了,所以不怕旁人说什么。
徐阶这话里蕴含的意思,其实就是让邹应龙出去以后不要随意的和旁人去理解圣上今个让黄锦传话给严嵩的那段话的意思。
毕竟现在还不是扳倒严嵩的最佳时机。
甚至,若是邹应龙敢出去这么传,严嵩那边真要动邹应龙,他是保不住他的,不但保不住,甚至还要推一把。
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他现在根本就不可能和严家较劲,不然必输,时机还不到,只能隐忍,为此,徐阶隐忍了太多,付出了也太多,不可能因为任何人在这个时候而出现纰漏的。
忍辱负重。
这四个字用在徐阶的身上在合适不过了,为此,甚至他现在都背负了不少的骂名。
虽说有人暗中站在了他这边,可那都是有分量的大臣,在往下去的大臣,可都不知道这些的。
“学生明白,恩师尽管放心就是了。”
邹应龙点头,他又不傻,虽然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一品明朝】最新更新章节〖第一百章 御史〗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235/235551/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