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南下萧关(1/2)

时光在各种纷纭复杂的世事中,缓慢地步入了太元二十年底。

表面上看河西像往年一样沉浸在节日气氛当中,其实暗中已做好了突袭萧关准备。

当日采纳了崔浩提出来的攻秦、助燕、观晋策略后,卫朔遂下令谋取萧关、安定郡。

左司马王镇恶受命坐镇高平城今固原,节制桓振、薛彤等将,负责大战指挥。

高平城原属鲜卑多兰部,位于高平川今清水河河谷,现为朔州北地郡辖地。

越过高平城向东南前行,便进入萧关古道,再继续深入就将进入瓦亭峡、萧关。

这天午时,一队斥候闯入高平城,给王镇恶带来了萧关一线最新军情。

萧关,位于高平城东南,为秦汉时抗击游牧民族进犯关中之西北屏障。

秦汉之际,古萧关又称瓦亭关、瓦亭城。

其北依瓦亭峡,依山傍水,群峰环拱,四达交驰,为用兵扼要之地。

而瓦亭峡是一条巨大的峡谷,横贯六盘山。

其虽非绝壁,却险峻雄奇,是往来军马难以逾越的狭长地带。

瓦亭峡谷外是连绵起伏的丘陵斜坡,山势向东逐渐高耸。

秦人除了在峡谷地势险要处修建了长城关隘外,另又倚山势修筑了一座瓦亭城。

由此而形成一条点线结合的完整防御体系,而瓦亭城便处在整个防御带中心。

自古便素有“铁瓦亭”之称,喻其易守难攻。

也正是这个缘故,收复萧关是河西东入关中计划中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数年来,河西与后秦以萧关为界,以北属河西,以南归后秦,一向是井水不犯河水。

这种势力范围划分早已成双方默契,并被双方所认可。

然今天,为了实现东进战略,河西将强行打破这种默契,为日后夺取关中赢得先机。

据斥候来报,后秦依托长城、瓦亭城严密布防萧关一线,谨防河西越过萧关。

在高平城东,有一座不起眼的院落,周围街道戒备森严,到处是巡逻的士卒。

房间内,墙上挂着一副巨大地图,王镇恶正和桓振、薛彤、李恂等将领商议军情。

早在数天前,众人已接到斥候密报,获知姚硕德已率陇西精锐回援武关。

眼看突袭萧关、安定时机已然成熟,王镇恶当机立断,亲率六千步骑秘密潜入高平。

与此同时,参军司又下令抽调一万步骑进驻北地郡,准备随时南下支援。

很显然,河西要利用此次机会,一举控制萧关,在安定郡方向,对长安形成攻势。

此时,王镇恶正手执木杆,指着地图上要地,在给众人介绍萧关以及安定郡情况。

“虽然姚苌为人十分无耻,打仗也未必有姚硕德厉害,可他却很有战略眼光。”

“后秦之崛起,皆赖于姚苌以安定为根基,才最终尽取关中之地。”

“鉴于安定之重要性,后秦建立后,为其诸军镇之首,一向由宗室出任镇将。”

“目前安定镇镇将为姚显,与后秦镇东将军、雍州刺史杨佛嵩共领步骑一万余人。”

“其中萧关驻有三千多人,其余人马皆分布在安定郡境内。”

“如此说来,安定岂非唾手可得”桓振眼前一亮道。

王镇恶微微一笑道:“差不多是这样,由于后秦实力衰弱,需要防守的地方又多。”

“哪怕明知萧关、安定十分重要,也抽调不出更多兵力驻守。”

“以前,安定驻军还能与雍城驻军互相呼应。”

“而今陇西精锐东还,只剩下安定驻军已是孤掌难鸣。”

“不过,考虑到萧关易守难攻,河西军想要顺利拿下也并非易事。”

“萧关乃险关要塞,直接攻打恐损失巨大,在下思来想去唯有搞偷袭。”

自从受命出征以来,王镇恶便一直在考虑,怎样才能以最小代价拿下萧关。

他抬头看了桓振一眼,故意激将道:“道全,大都护曾多次夸奖你智勇兼备,不知尔可敢领兵去打萧关”

桓振忙单膝跪下道:“这有何不敢卑职从加入河西军始,便一心想上阵杀敌。”

“今日愿立下军令状,若拿不下萧关,甘受军法处置。”

“好,道全壮哉”王镇恶很欣赏桓振一往无前的勇气。

他取出调令,递给桓振道:“这是调军密令。”

“你带上五百精锐,即刻秘密潜往萧关。”

“偷袭之事事关重大,务必小心谨慎。”

桓振接过军令,抱拳施礼道:“遵令”

这天夜晚,夜黑风急,乌云蔽月,伸手不见五指。

但见一支军队在山道峡谷中急速前行,正向数里外的萧关疾驰。

这支人马约莫五百人,各个劲装打扮,全是彪悍士卒,领头者赫然是河西猛将桓振。

这五百人全是军中精锐,擅长攀爬之术,专门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南北朝之征伐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440章 南下萧关〗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35/23555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