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要求。暗器所形成的空间点阵,彼此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如果找准了它们的“基频”,就有可能让剑所形成的“波矢”取得一个特定值,最终剑与点阵之间产生强烈的共振,点阵就将会完全解体。
这破箭式的关键就在于精确的计算了一剑击出的“波矢”,而这要求对于点阵的“基频”就要有充分的测量数据。所以这一剑是很不好学的,平常需要大量的练习,尽量得出一些点阵常形的数据。
因此平常的一滴汗水,就是生死关头的一根救命的稻草。与此相仿佛的,还有武当派的接暗器的手法。俞莲舟在接峨嵋派的霹雳雷火弹的时候,也用了这种以一击多的方法,不过,比起破箭式来说,只能算是粗浅的入门级数学水平了。
修习《独孤九剑》的要旨在一个“悟”字上,若只懂得死记硬背六十四卦的方位,学会的也不过是下乘的《独孤九剑》而已,就像是学外语只记单词,不懂得套用语法,也终究达不到融会贯通之境。
《独孤九剑》中所要求的术数模型,这时代可能只有已死的科学巨匠沈括或是博学通才的黄药师才能掌握吧。对郭进这后世的高中学生,很多东西却都不过只是常识性的问题而已。他修习《独孤九剑》所要做的是一反独孤求败的老路,尝试着破解九式的剑意,通晓之后化为己用,大成之日,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的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九式的拘束越能体现出《独孤九剑》的威力来。
可惜的是,就算是《独孤九剑》这般最高端的武学,亦不是无所能敌。《独孤九剑》最怕对上两种武道,一是快,快到你来不及破招;二是不攻,不抢先出招,让你无招可破。所以《独孤九剑》遇到以快著称的《葵花宝典》和以守代攻的《太极剑法》时都是束手束脚、神威尽失。
笑傲中的令狐冲能击败冲虚老道,只因冲虚老道弃守转攻,违背了《太极剑法》的剑意,当然,其也不是没有放水的嫌疑。回想《九阴真经》中有一门配合的阴柔内力、诡异身法施展的《迅雷剑法》,招式简单却独求一个“快”字,好像是为专克《独孤九剑》而设,不知道这是不是黄裳针对独孤求败剑法所创出来的破解武功。《迅雷剑法》所走的武道路子倒是和传说中的《葵花宝典》十分相似,
不知道两者有没有什么关系。(都是官府中人所创)
为了弥补《独孤九剑》的不足,郭进特意将《九阴真经》上的诡异身法与之结合,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独孤求败与黄裳两人的心血结精,在两人生前没有机会深入的交流,没想到到了他的手上反而助两人完成了遗愿。
除了《独孤九剑》之外,《玄铁剑法》也在郭进找机会与神雕切蹉之后,也顺手领悟了出来,以备不时之需,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武功,很多看似多余的武学,说不定在特定的时间会救你一命。
领悟不是死记硬背,郭进现在的武学见识,已经有了一定的能力参悟武学招意,总有一天,《独孤九剑》和《玄铁剑法》都将慢慢的被融进属于他自己的武学体系当中,这便是绝学多多益善的用处了。
身为后世之人,只要有看过几本武侠小说的,对于武道的见解就有古代人不可比拟的优势,像郭进在还没有练武之前,武道的见解已经达到了独孤求败五十岁后,才参悟的“木剑”境界,即“以最少的动作化为最快的反应”“将最少力化为最大力”。
随便引两个实例来,高中的物理就有道力学题:小船过河,受风力和水流的影响,以最短的距离或是最快的时间过河,要怎么设定行进方向?还有一道: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怎么拉住失去控制的百吨巨船?
虽说独孤九剑首重眼力和推算,但要怎么才能让出剑的速度更快,这也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先让对方出招的话,自己在想出破解之术再出剑反击,这样就太慢了,就像是快速行驶的汽车一样,遇到突然出现的行人挡道,司机看到后,通过神经思考再反应到手脚刹车动作上,这样显然就会延误时机了。
独孤求败为每式定制了一个预设值,即平衡点的《周易》六十四卦方位分布,你可在敌未出招前,根据他使用武器的特性,抢先攻向原先设定好的六十四卦方位,再根据对方出招较正你的剑势,在可控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