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段就是纪律。有了纪律的约束,组织才有可能紧紧有条的稳步向前发展。
现在蒙古王国的情况就是这样,国内的情况稳定了下来,贵族那颜们受伤的权利也丢失了大半,全都一门心思的防在了赚钱上。有了如此良好的氛围,作为中西方的主要陆路通道的一部分,蒙古王国的商业如何能不兴旺?
一时间蒙古各地的商队不绝于褛,大量的货物涌进了这个原本战乱频繁的地区,在极大的丰富了蒙古王国的物资之余,也极大的带动了蒙古境内的商业交流,商人们在赚到不少利润的同时,牧民们也能将自己用不上的各种皮货和毛货脱手,换回自己需要的生活物资,一来一往之间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郭进在当时的努力也没有白费,不儿罕山下的商业区的利润之高,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看得到,在大量的国外商人涌入之后,商业区更加的繁荣昌盛。不要说是那些贵族大臣们眼红不已了,就算是铁木真也是羡慕不已。
可这块地方是铁木真当初亲口答应划给了郭进,已经算是郭进的私人财产了,铁木真作为一代娇雄,可做不出那样自打耳光,让手下们寒心的蠢事出来。一时间,他也只能看着眼馋,收收商业税聊已自蔚了。
郭进这一招不可谓不高明,以利诱之的效果最好。商业区给铁木真的触动不可谓不大,在国外大量的商人涌入之后,他也是有样学样,在几个重要的地点设置了好几个大小规模不一的商业区来。
而且还根据商业区附近的特色产品,来规划各商业区的主要交易对象。由于郭进的商业区算是在首都,所以从一开始这个商业区就是综合性质的商业区。而新设立的呼伦贝尔商业区由于附近是已畜牧为主,所以呼伦贝尔商业区的主要交易对象就是牲畜了。
除了呼伦贝尔地区之外,另三大万户所也建立起了响应的商业区,只不过是各自的功用不同而已。
这次铁木真大肆建立商业区,那些有实力的贵族首领们,手握重权的蒙古高官们可是不会像原来那么傻了。他们也很不客气的纷纷出手,大肆的抢占各地商业区内的好地段和商店门面,以期望在将来能获得更大的收益。
说到这里就不难理解郭七
为什么要急匆匆的赶回蒙古了。蒙古王国此时正式蒸蒸日上的好时候,而作为蒙古王国最重要粮食产地,林木资源的供给地,西伯利亚地区势力通往蒙古核心区域的中间站,黑龙江万户区的发展速度就可想而知了。
再加上大量的中原移民的涌入,几万防备金国突袭的铁骑,整个黑龙江万户里的人口甚至比起整个蒙古王国的人口都要多上不少。虽然有拖雷,哲别等人掌握全局,可具体的工作也就只能压在铁谷中人的身上。
幸好郭进在走之前早已经规划好了,耕种土地的划分自不必多说,每百户居民就设立一个百户屯田田庄,十个百户设立一个千户,千户直接对万户负责。有了这样的一级级行政机构的帮衬,拖雷等人才觉得轻松了不少。
从这其中,郭进当年全力培养手下小弟们的作哟感全部都释放了出来,几乎所有的百户长都是当年郭进在铁谷培养出来的嫡系手下,千户长里面也有近一半都是郭进铁谷的嫡系人马。可以说铁谷已经将根牢牢的扎在了黑龙江这块黑土地上。
本来以铁木真的雄才大略,是肯定不会让铁谷的势力在黑龙江万户区蔓延得如此的迅速的,这时候郭进的拜把子兄弟拖雷的巨大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有了拖雷在前头顶着来自填补儿罕山的压力,铁谷的势力就顺顺当当的掌控了整个黑龙江万户区。
这时候的黑龙江万户区可是一片热热闹闹搞生产建设的火热场面,一片片长满了杂草的土地被开垦出来,一个个的田庄不断的出现,一队队的流民满脸希冀的从南到被布满了整个黑龙江万户去内的大道,一队队的威武骑士不断的往来游走巡视于各条大道之上,一车车的货物不段的沿着大到向蒙古腹地行去,一排排木船上也是满载着各种货物往来于河流之间,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这些年建设的成果是喜人的,也使得黑龙江万户区现在的管理层在这他们一手打造出来的基业上获得了丰富的内政管理经验,哲别和拖雷对这一切自然是满意无比,有什么能比亲手从无到有的建立一片繁荣的地区,更能让人满足呢?
可现在的拖雷和哲别等人对此却没有什么心情,他们此时正是心中焦急万分,恨不得自己能飞,把某个还在南宋逍遥快活的家伙,立马就提留到自己的眼钱才好,在这要紧的关头,郭进岂能不在?
倒也不是他们沉不住气,两年都等过来了,还会差再等些时候吗?他们相信只要郭进看到了那三封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