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9章 不能钻进死胡同(1/3)
会议刚结束,便有人敲门进来,李向东抬头看,却是公安局的两位退居二线的副调研员。他们说是来向李书记反响情况的,坐下后,喝了茶,他们便说,常委局长的不是,先说他的工作能力有限措施未几,每每处理问题,总是采用最笨拙的措施,比如,生几起进屋偷盗案后,才意识到这方面的预防工作没有做好,才安排加强巡警的巡逻。因此,这些年公安的工作总处于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他们说,常委局长对公安干警们的关心更是不够,连连最最少的加班补贴都不足,更别说其他方面的关心了,很大程度地打击了大家的积极性。当然,他们也谈到了自己的情况,说自己工作了几十年,邻近退休了,但福利待遇还不及一些企业治理职员。
李向东只是听,不表任何意见。
由于如何评价常委局长的能力程度?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即使说得清,你也不能在他的手下表述,而且,有些问题也解释不来。比如福利待遇问题,是有同一标准的,而且,鉴于公安干警行业的特别性,待遇也比其他部分单位高,硬要高攀与一些企业治理职员比,便显得不实际了。本来,每一个地区的公职职员的待遇都不是本地区最高的。
然而,李向东意识到,这两人反响的情况应当是对强哥有利的,或者说,是来替强哥说好话的。于是,他问,你们认为,谁更合适当常委局长呢?两人也很警觉,马上说,没有,我们没其他意思,只是盼看李书记以后多关心公安系统,从工作上关心,也要从生活上关心。李向东便想,这是不是与洪常委事件有直接关系呢?应当是洪常委事件的延续吧?
李向东说:“昨晚生的了一件事,你们应当知道吧?”
两人问:“不知李书记说的是什么事?”
李向东说:“洪常委的事。”
两人便说:“知道,知道。他家里人报了案,一早公安系统就有好些人知道了。”
李向东不露声色,昨晚洪常委并没有报案,强哥怎么会知道这事呢?疑团还没解开,办公室桌上的电话却响了起来,打电话来的却是公安局的一位副局长,说是想跟李书记约个时间谈谈。
李向东说:“现在我正好有时间。”
那位副局长也像刚才那两个副调研员一样,也是结伴而来的,不同的是,与他来的是一位副政委。
他们说,最近公安领导班子成员生了一些情绪,很让市委市政府不满足,洪常委代表市委市政府下往做大家的思想工作,有些话可以说得不好听,所以,有的人心怀不满。
他们说,大多数人是好的,都很懂得市委市政府难处的,也非常支撑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只是有些人,出于某种目标,想要达到某种目标。比如说,公安领导班子一直存在不团结现象,重要是党政一把手的不团结。有的人总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强,目中无人,在处理很多重大事情时,不讲组织原则,擅自做决定,才导致了今天这种不团结的状态。
他们说,他们不评价常委局长的能力如何?但组织上即使任命他当局长,从某种角度说,就是确定了他的能力和程度,即使不服气,那也只是个人偏面的见解,不能处理了这种组织与个人的关系,这本身就意味着能力程度的问题,一个人业务程度再高,政治程度跟不上,那也只能说,他不具备当领导的素质。
李向东问:“你们说的是强哥吧?”
两人便点头。
李向东说:“这种情况,组织上也有所懂得。这次洪常委也带着解决这个问题下往的。但是,我听说,你们并不欢迎洪常委。”
两人说:“我们是非常支撑和配合洪常委的。昨天生的事,是某些人所为。”
李向东说:“你们猜忌是强哥所为吗?”
两人说:“这还要经过调查,还要拿到确实的证据。”
李向东说:“你们不知道,洪常委与强哥一直合作得很好吗?”
两人便不说话了。
很显然,他们是来替常委局长说话的。两大阵营的人都闻风而动了。这就是说,常委局长和强哥都听到了风声,都在证实这事可能是对方干的。刚才,李向东对强哥产生的猜忌,不得不打消了一半。
现在,想要做好保密工作是非常难的,何况,要对常委局长强哥这样的人机密。此时,李向东倒感到,不必在泄密的问题高低太大的工夫,更要摸明确的是,谁开了这事?两个内行精明人,谁会干出那么笨拙的事情?
他打电话给常委局长,通知他下午自己要往公安走一走。他再不想呆在办公室里等公安那些人一拨拨地来找他。他要表明自己的态度,要隔山敲虎,让那个别有居心的人收敛收敛。假如,这事达不到目标,谁知道还会生什么事?
下午,李向东把方明也叫往了。公安局党委会议室坐了十几号人,包含局领导和非领导职务的副调研员。会议桌上摆了各式水果,大家脸上也都挂满笑,没有半点紧张的气氛。
常委局长先说了一番客气话,感谢李书记、方书记对公安的关心,百忙之中,还抽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官途1】最新更新章节〖第1989章 不能钻进死胡同〗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43/243609/1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