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荼蘼(1/2)

时节转眼进入酷暑,今年似乎比往年更热一些,连初花都没心思捕蝉了,整日拿着柄扇子摇得呼呼生风,可惜吴顺仪做的那么秀美的扇子,合宫里大约也只有她真的当成了扇子在用。

我略一提点,她停了动作反问道:“不然呢?”

我尚未说话,杏儿在旁边笑道:“你没见程美人是怎么用的?”

初花想了半晌,摇了摇头:“倒是真没见过她怎么用的,就只看过她拿在手里了,并且还是翘着兰花指的,我时常想她摆那样的姿势不累么?”

一语说了把半夏杏儿惹得哈哈大笑:“人家以此为美怎会累呢?”

初花撇撇嘴:“矫情。”

继而摇得比之前更带劲了。

隔日逢众妃去给太后请安,我远远地看见程姝儿一袭华丽的紫衣走在人群后头,手中不出所料以兰花指状拿着扇子。

她回身看见我,满面含笑地立在原地等着我:“姐姐。”

我打量了她一番后点头笑道:“妹妹的这个‘落霞妆’画得当真不错。”

程姝儿听了以扇掩住半边脸娇笑道:“妹妹姿色俗陋,也只有靠妆容掩饰罢了。”

我注意到她手中的扇子,便问道:“这是吴顺仪送的吗?”

“是啊。”程姝儿脸上未免闪过一丝骄色,“别看吴顺仪成日作小伏低的样儿,但做出来的东西却很大器呢。”

说着把那扇子往我面前一伸:“姐姐你瞧,这蔷薇花扎的多漂亮啊,吴顺仪说是特地为我做的,我要是不成天拿着可着实辜负了她的一番心意呢。”

我心中微微“咯噔”一下,但见她满面笑容也不好说什么,只点头道:“是啊,吴顺仪当真生了双巧手。”

及至进了寿宁宫,各自见过归坐,吴若君恰坐在我的斜对面,我借着喝茶的工夫暗暗打量着她,一身秋香色云锻衣裳,黑鸦鸦的头发挽成百合髻,只簪了一朵样式新巧的绢花,别无出采却亦有动人之处,郑敏月坐在她身边,不停地小声与她嘀咕着什么,她始终淡淡含着笑,偶尔回应一两句,一副自云守拙的作派。

我心中不由疑惑难定,刚才程姝儿那扇子上明明绣的是荼蘼花,她为何偏说成是蔷薇花?蔷薇、荼蘼花色虽有相像之处,但其意却大不一样,荼蘼意为结束、再见之意,何以她会送这样的扇子给程姝儿?难道是自己弄错了?然而想想又不可能,吴若君一向谨慎细微,只有别人错给她的份儿,她是绝对不会错给别人的,可如此那又是为何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也只得罢了,或许是绣的时候弄混了也未可知,也不过就是一丛花而已,即便她有什么小心思又能如何。

这么一想也就不再盯着她看了,放下茶杯抬头扫了一眼众人,忽觉好像少了谁,便听德妃笑问道:“怎么今儿不见宁云公主?”

贤妃笑着接口:“昨日听说顾将军因天热感染了刀伤旧疾,公主此番未来,莫不是往将军府上去了?”

我心里暗自一沉,只听德妃道:“是了,那想必是去了。”

停了停又向太后道:“公主今年已十八了,素昔对顾将军一往情深,这在宫中也不是什么秘密,看她那样子竟是除了顾将军再看不上别人的,太后何不让陛下拟一道旨意,直接赐婚二人算了。”

太后沉声道:“正是因为云儿如此执拗非顾将军不可,所以哀家才迟迟不肯下这个旨意,你们身为皇帝的后妃自是不明白,于寻常人家自然是两情相悦方能做成长久夫妻,若真的以圣旨促成此事,对云儿也没多大意思。”

“太后所言极是,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这回却是尹淑妃开了口,“再者朝中公子王孙也多,倾慕公主的更是大有人在,何必非顾将军不可?”

贤妃道:“淑妃娘娘说的固然也有理,可公主若不喜欢又能奈何呢?公子王孙虽多,真正能配得上公主的寥寥无几,倒不如顾将军,虽然话不多,但为人倒是沉稳可靠的。”

太后叹了口气:“等过了秋再说吧,那丫头也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听不进别人的劝。”

又说了一会,见太后面上有些倦色了,贤妃便适时领着众妃起身告退,太后道:“哀家如今是越发老了,连说会话儿的工夫也觉得乏。”

德妃笑道:“夏日天热,臣妾等都是如此,等这三伏天过去就好了。”

一面说一面领着众妃退出,我神思恍惚间只听半夏在身旁道:“夫人不是说散了去宸妃娘娘那儿吗?”

我顿住脚步,这才发现自己心思凌乱间竟朝着出灵池的方向走了,并且不是正路,只是一条小道而已。

“算了,天气热得很,傍晚时分去吧。”我说着再度抬起脚步,可下一瞬却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阳光斑驳地洒在地上,空中没有一丝儿风,蝉鸣愈发令人心生烦躁。

半夏不明白我是怎么了,只得走上前道:“眼看着太阳烈起来了,夫人不如回宫吧。”

我默默点了点头,心中有了个方向,走起路来便快了许多。

等回了乐云宫,仍是怔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深宫之珠玉记】最新更新章节〖第七十九章 荼蘼〗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54/25451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