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周成和王凌赶紧掀开席子,抬了尸就跑。?跑出三里地,两人放下尸,点着火把仔细一看,原来是个姑娘。
两人悲叹道:“命苦啊,好不容易搞到一具尸却是个女的。”
夜深了,周成和王凌垂头丧气地来到一座小桥上,蹲在桥头上愁。
突然,迎面来了一位骑毛驴的老头。那老头六十多岁年纪,穿一身新做的蓝布衣服,正在匆忙赶路。
看看老头快到桥头了,王凌对周成说:“周兄,真是天赐良机,咱们把这个骑驴的老头推下河淹死,等他皮肉腐烂了,再抬到衙门交差。”
周成吃惊道:“滥杀无辜,被人现可是要掉脑袋的。”
王凌劝道:“夜深人静,在这荒郊野外杀个人谁会知道?失去这个机会肯定会后悔的。”
想起那一顿顿板子的滋味,两人便主意已定,这时老头也上桥了。
小石桥很窄,老头放慢了驴。周成和王凌冲上去把老头拉下来,用力推下河里。可怜那老头还没来得及叫喊就做了屈死鬼,那匹黑驴见主人掉进河里,嗷嗷叫了两声,狂奔而去。两人没管它,急忙顺着河边去寻找老头的尸身。
不一会,老头的尸身被冲到岸边。周成和王凌心中十分欢喜,他们找到一个僻静地方,把一块大石头拴在尸体上,沉入河底。
却说周成和王凌欢天喜地去见周贤大人,齐声禀报:“小人已经查到了尸的线索,请大人再宽限几日,一定抬着尸来见大人。”
周贤心中大喜,但又觉得不放心,就沉下脸喝道:“你俩三番五次糊弄本官,罪已不轻。这次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若再空手回来,看本官怎么收拾你们。”
过了几天,周成和王凌估计那老头的尸已经腐烂得面目全非,就捞出抬到府衙向周贤交差。
周贤大喜,急令衙役传罗氏前来认尸。
罗氏来到巡察院,略微看了看那具身着黑衣的男尸,就扑上去抚尸大哭起来,边哭边念道:“这就是我那可怜的相公,可怜他死得好惨啊!那常清秋真狠毒,青天大老爷为民妇伸冤啊!”
罗氏派人抬回尸,又请了一班僧人到马小七被杀的沟边祭奠招魂,还变卖了自己的金银饰买了一口上等的棺材,将老头当作相公埋了。
至此,这起谋杀案可以了结了,但判处常清秋的文书上报后,不知什么原因刑部迟迟没有批复,这期间偏偏又牵扯出了一件案子。
原来,那骑毛驴老头的夫人,想到老伴到女儿家几天没有回来,就派儿子到女儿家去寻找。
儿子到了女儿家,女儿和女婿都说:“当天晚上劝咱爹住下,可他说什么也不同意,骑着毛驴走了。”
儿子一听惊呼:“咱爹下达了。
常清秋被从大狱中押出来,绑赴刑场斩。这一年多的监狱生活,使常清秋越失去了求生的**,心里想的就是死。可当衙役向他宣布处死命令时,他求生的愿望又占了上风,一路上大喊冤枉。
常清秋的娘子王氏是个懦弱的女人,她见相公就要被斩了,便跑到木工局哭诉。常工长性格宽厚,人缘极好,听了王氏的诉说,引起了木匠们的共鸣。无奈木匠出身卑微,无力为工长伸冤昭雪,只好跟在刑车的后面大喊大叫,以泄心中的愤懑之情。
刑车停在刑场上,常清秋招呼工友们:“我是冤枉的,你们如还认我这个工长,就一定找出真凶,替我报仇雪恨!”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