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上,那咱们下步要如何做?”寒妈妈问道。
“自然是与环采阁加深合作,只当不知此事!为环采阁留个好印象,也好在下步获取更大的支持!”
“那倚红楼呢?”
“先不去管它,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成为历史,也就不足为虑了!”主上细思一下,“不过,寿宁候那儿可得注意一下,看他后续还有什么动作!得确保他不再涉足青楼行业,否则终究是一个隐患!”
“还有,那张亮也得注意,毕竟他在倚红楼出现过,小心他来个两败俱伤,那咱们就得不偿失了!”
“是,属下会留意的!”赛妈妈点头领命,“那明中信呢?”
“与张亮相比,他也不过是一枚棋子,就不用管他了!”主上一挥手,不屑道。
赛妈妈一想,也是,一直以来那明中信只是操心名轩阁酒楼之事,根本就未曾介入过倚红楼,想必不需要担心,也就不再说什么。
“好了,咱们稳步前进,争取早日取代倚红楼,做那京师第一青楼!”主上意气风发道。
“是,在主上的带领下,咱们满春院一定会成为京师第一的!”赛妈妈发自肺腑地拍马屁道。
不提这主仆二人把内麻当有趣,且说那张延龄。
“中信,大事不妙啊!”张延龄冲进了明中信的房中。
“哟,怎么每次张兄都给我带来不好的讯息呢?”明中信抬头一见是张延龄,乐了。
“唉,中信啊,不说笑了!你小子又有麻烦了!”张延龄也未理会他的调笑,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唉声叹气道。
“又怎么了?”
“有人说,你小子与张亮是同一人,还列举了诸多证据。”
“真的?”明中信依旧笑言道。
“废话,我现在哪有心情与你说笑!”张延龄白了他一眼。
“无妨,下步就将一举解决此事!”
“你确定?”这下,轮到张延龄惊奇了,这明中信根本就连思索都没有,就如此笃定,难道真的有关应对之策?
“伯爷,您还不了解我家少东家嘛!他从不说没把握的话!不做没把握的事!”旁边的吴阁主自豪地插话道。
“那我这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了?”
“哪能呢!我们明家上下感念伯爷对我家少东家的关爱,吴某在此代表明家上下谢过伯爷!”说着,吴阁主深深一鞠躬,向张延龄致谢。
“嗯,这还像话!”张延龄一脸享受地接受了吴阁主的大礼。
“行了,不要再这么整这些虚头人的特点,温文尔雅,也将报社的格调调高。
但明中信却想推翻这些固有思想,还以古之意进行说明。
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社。
其二,门襟五粒纽扣乃是代表,公平、公正、公开、严肃、谨慎。
其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其四,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社的理念。
其五,左右袖口的三个纽扣则分别表示报社的阶层,一颗乃是低级员工,两颗乃是编辑,三颗乃是总编辑,隐约间也分出了身份的高低,还不会令人反感。而且还在颜色上进行了区分,一颗只能是灰色,两颗是蓝色,三颗则是黑色,又是一道区分。
而且,中山装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
这一套理论居然令得刘老大加赞赏,故此才将其定为报社正装。
“切!”明中信看着王琪的得瑟,嗤之以鼻。
王琪眼睛一瞪,就待与明中信是论。
“行了,别得瑟了!”黄举打断了王琪的表现之旅。
“黄兄,可还习惯!”明中信一见黄举,拱手为礼,不再理会王琪,令得王琪在旁干瞪眼。
“嗯,干劲十足啊,尤其是学业得到几位编辑们的指点,有了长足进步!真真是要感谢明兄给了这个机会啊!”黄举一阵感叹。
“行了,咱们兄弟何必如此客气!”明中信笑打了黄举一下。
“对!谁咱们是兄弟呢!就不来这些虚的了!”黄举脸色一歪,没正形道,“更何况,你这本就该对我们负责的!”
“你呀!”明中信笑指着黄举,一阵摇头。
“对了,王掌柜在里面!”黄举提醒道。
“哦!”明中信眼珠滴溜溜转个没完。
“行了,不贫了。进去吧,刘老刚好在!”黄举脸色一正道。
明中信在黄举带领下,来到总编办公室。
明中信在袖中一阵摸索,取出一物在脸上一罩,瞬间,变为了张亮。
在门缝中观瞧一番。
却见刘大夏正一本正经地在那低头审阅着什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