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人在刘澜出现的一刻,列队两旁,刘澜从中而过的一刻,他们同时朴刀出鞘,高举朝天,口中高呼着征西将军四字,场面震撼,
赵云迎向刘澜,见他面无表情,甚至说了一句太过张扬,这番话立时让赵云噤若寒蝉,连忙承认错误,其实他并没想要如此兴师动众的,奈何龙骑军太过热情了,可以说他完全是属于背锅了,见刘澜始终无动于衷不说一句话,赵云陪侍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说实话,刘澜其实并不想这么兴师动众,毕竟是大战之初,但看着龙骑军因为他的到来变得士气如虹,他沉默了,反而认为好像并非是一场闹剧甚至是有些太过离谱了。
两人一路而行,入城而去,直到这个时候,才平静的对赵云,道:“这半年在徐州辛苦了。”
“主公过誉了,这是末将分内事,到是主公千里跋涉,一路辛苦。”
刘澜轻轻一笑,道:“若不是曹操忍不住终于出手的话,我还得在广陵多耽搁一些时日。”
刘澜与赵云并肩策马,忍不住好奇问道:“怎么样,对这一回的徐州之战有没有信心,胜算有几分?”
赵云犹豫了一下,淡然道:“如果死守徐州,以末将现有军力,十有犯法,可以说他们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
真的是不得不佩服他们,所以说,这类人在这样的问题上是绝不会给任袁绍留下任何把柄的。
可以说,这一回,只有袁绍才是那个真正的输家。
“谈的如何了?”刘澜问道。
“对方听说主公不到青州,就谈了谈割让青州的具体事宜,上谈妥当之后,便回去冀州了,毕竟是否最终答应不出兵他无法做主。”
“不过是装个样子,放心吧,既然他来了,那就断然有办法说服袁绍的,看来我们的敌人现在就只有一个曹操了。”
将斥候挥退,刘澜翻身下马,刚才那番话刘澜并没有刻意去回避赵云,他听得清清楚楚,此刻皱着眉,道:“主公相信袁绍会因为青州就不出兵了?”
“不确定,毕竟袁绍才是真正的博弈人,绝不会因为我们割让青州就做出不利冀州的选择,但正因为如此,所以他才会做出最为有利的选择,那么在已经捞取青州这块肥肉之后,他还会继续来夺徐州,这显然是绝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按照正常的情况,在拿下青州之后,袁绍下一个目标会转向兖州。
“兖州?”赵云有些不太相信。
“这没什么好奇怪的,袁绍清楚,当年公孙瓒之所以失败的原因。”
“可公孙瓒最后赢了啊。”
“但他并没有守住河间,甚至为了防御河间还为此消耗了过半兵力,最终导致功败垂成,被袁绍所灭。所以袁绍是绝不会踏公孙瓒的覆辙的。其实啊,人在有了成功的经验之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时,就会习惯性的用以往的成功经验来套,又用以往的失败经验来规避,所以公孙瓒长途奔袭,险先兵败冀州,最后虽然胜实为败亡的一战便是袁绍现在最为极力说避免的。
首先他绝不会允许冀州军像当年的公孙瓒那样冒进,试想,当年公孙瓒的补给线是从幽州到冀州,最后都险先被袁绍破坏,无粮而撤兵,这一回他可是要从冀州到青州,这么长的粮草补给线,袁绍敢冒这么大的风险?
他不敢,这条补给线太长了,就算把粮草放在青州,可要知道青州终归是刘澜经营多年的地盘,就好像当年公孙瓒把粮草放在龙凑,被一把火付之一炬,这样的事情可能吗,最少袁绍并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就凭这一点就足够了,不是嘛?
“主公说的不错,子龙明白了。”
“还有就是,公孙瓒得了渤海、河间守不住,这两郡可就紧邻着幽州,最终还是被袁绍所灭,而他就算拿下我徐州,你认为他会觉得有把握守得住?如果守住了,那也是投入重兵在无险可守的徐州,这对袁绍,根本就不是什么肥肉,反而变成了拖累,如同当年的公孙瓒如出一辙,到时候袁绍可用于战斗的兵力一旦减少,就算他想对付曹操,却发现,他要面对的敌人,从我刘澜一人,变成了三人。”
“三人。”除了刘澜和曹操,那么第三人难道,破口而出:“主公的意思是您和曹操还有袁术三人?”
“正是。”
那么哪怕做不出一口气杀光七之鱼,也只能拿江湖出身的鹰犬去追捕围杀,用大将军的话说那就是以江湖杀江湖。殿下这般调兵遣将,是想在陵州练兵?”
“袁绍得了徐州,首先曾经他无法威胁到的袁术会害怕,而我们如果到时候真龟缩到丹阳,也同样会受到其威胁,至于曹操,只要袁绍先动手,那么他是绝不会去挑衅袁绍的,可是你觉得那个时候,袁绍会是选择跨江来与我们决一死战呢还是从徐州西进,冒着被我们包抄后路的可能去对付袁术呢?”
“袁绍没那个胆子,风险太大了,说不定就会全军葬送在寿春。”直到这个时候,赵云这才明白刘澜在听说袁绍南下青州的时候给他的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指示真正的含义是什么,到时候只要手中有兵,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