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有一派朝臣主张不可放弃北地,主张不可放弃的朝臣又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当竭尽全力赈济北地百姓,趁此机会巩固已经占领的北地,一派则认为当内迁北地百姓,通过内迁来同化北地百姓。
众朝臣议论后,三娘却起身踱了几步,最后缓缓说道:“北地不可丢,百姓可内迁。”众朝臣都是心中一凛,只听三娘续道:“北地游牧屡屡南侵,乃是我北患之重,此趟北伐好不容易平定北方,自当设置郡县管治,不致其再成北患根源。然此时北地受灾,急需赈济,当内迁一部分百姓,以便赈济。而剩下的北地百姓要渡过难关,不能只靠赈济,当在北地行耕种之事,到秋收之时,当可自足。”
便有黄裳出班奏道:“北地耕种可行,但眼下已经开春,冬麦未下,已然错过了种麦的时机了。”三娘笑着摇摇头道:“北地除了可以种麦之外,其实可以种一季稻米的。”此言一出,朝臣都是议论纷纷起来,只因都知道,水稻只有在炎热的江南才能种植,好似华北等地都不太种植。
三娘当下命九尾龟陶宗旺出班来,陶宗旺一直负责山东农事,在山东时,也曾随商队深入东北进行考察,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东北黑土地肥沃,可在最炎热的七旨意,宋军便四处在辽地招抚辽国起兵抗金的贵族。只因此刻金国大势已去,在辽地大小有数十股武装势力,多半都是辽国旧属,用耶律延禧的名义招抚,大部分复辽军都归顺了宋军。当然也有野心膨胀的辽国贵族,自称帝王的,或不听耶律延禧旨意自立的,宋军也不客气,招抚不成便挥军击之,复辽军连金军都打不过,哪里是宋军精锐的敌手?
经过半年的清剿,至建炎元年九月,辽国旧地内的复辽军已经基本都被招抚,少数反抗的也被彻底平定,也有部分西迁,前去投靠西辽的耶律大石去了。
另一边,北伐军岳飞所部统帅精锐骑兵数万人,沿黑龙江继续向北追击金太宗,在白山黑水之间,紧追金太宗不放,最后金太宗被逼无奈,朝西逃窜。
也是经过半年多时光的追杀,最后金太宗和宗弼在蒙古贝尔加湖附近被追上,宋军与当地蒙古八剌忽部联合,彻底歼灭了金军最后的力量。完颜宗弼死于乱军之中,金太宗被俘,自此北伐金国大功告成。
岳飞押送金太宗回开封前,在贝尔加湖畔,大会蒙古诸部头领,与蒙古诸部首脑盟约,商定与蒙古互市,而蒙古诸部臣服宋国,以为藩篱。
岳飞回朝后,向三娘奏请蒙古诸部会盟之事,三娘颁下蒙古八部金册铁劵,册封蒙古八个部族首脑官职。当然八个官职哪里够那么多蒙古部族分的?后来三娘这个八部族官职让蒙古诸部陷于了互相的讨伐之中,只因宋国这八部族官职只封给人口和牛羊最多的八个部族,封了官职的部族才有资格与宋国互市。是以八部族官职引起了蒙古诸部长达百余年的相互厮杀,这当然是三娘的二桃杀三士之计。
金太宗被押回开封后,朝臣们都纷纷上表要处死金太宗,以报血仇,但三娘却按下朝臣们,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的仁义道德大话说了一通,最后安排将金太宗关押在二帝陵墓之处,终生为二帝扫墓守陵。这个安排看似宽赦了金太宗,实则如同历史上金国关押二帝于五国城一般,金太宗在二帝的陵墓之内,天天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被守陵太监欺辱,终生都未能再出陵园半步。
至于金国被俘的将官、宗室、女眷,三娘也不客气,虽然没杀他们,得到的待遇也是生不如死,将官、宗室被充作奴隶,贩卖到南洋做苦力,女眷则被充作官妓,大宋上国对待罪妇自有流程,不似金国那般,搞个什么浣衣局,大宋就是堂堂正正的将金国女眷充作了官妓。
至于金国在西面的残部,被西辽和西夏联军剿灭,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悬念。随后西辽遣使宋国,两国重新结盟交好,西辽耶律大石也知道耶律延禧这个正统的辽帝还在宋国,是以也没有入侵宋国的打算,于是便专心扭头朝中亚发展图霸,十年间,先后归并了高昌回鹘王国、东喀喇汗王朝、西喀喇汗王朝和花刺子模国,以及康里部,建成一个疆域辽阔的帝国。耶律大石在位时,一直与宋国保持良好关系,宋国通过西辽与西亚诸国贸易,两国维持了长达十余年之久的和平。
而另一个夏国则就不那么安分了,只因在对金国的战争中,夏国并未攻占多少土地,对宋国占领金国大部分国土极为眼红,同时也对宋军攻占横山耿耿于怀,是以遣使入京,要求宋国归还横山之地。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