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洛阳战事暂时陷入沉寂,而又因为张温等人对北疆的一系列算计,让李翊有感于自己身边政治人才的缺乏,他决定召唤几个政治方面的人才。≥
如今召唤系统已经升级到四级,他可以召唤十六个人才,虽然已经召唤了十一个人,但因为李靖是系统额外赠送的召唤名额,所以到现在他依然可以召唤六个人。
心中计议已定,李翊就启动了召唤系统。
久违的召唤系统提示音马上响起:“主公是否需要召唤武将?”
“是。”李翊回答道。
系统的声音再次响起:“主公如今共拥有152879198个功绩点,可以召唤一名甲类3s级以下的武将。请主公选择召唤武将的类型:a统帅型、b勇将型、智谋型、d政务型、帅靓型。”
李翊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政务型,并且将召唤对象的政治数值限定在了98以上。
“主公使用模糊召唤权限,选择召唤一名政治能力不低于98的政务型甲类3s级以下的武将。现在开始给主公提供可选的武将,总计五名。然后主公可以从名单中去掉两个,然后再在剩下的三人中随机抽取一个。”系统的提示音继续响着。
“第一名武将——东晋名相王导,统帅71,武力53,智谋88,政治99,魅力91。”
听到王导的名字,李翊心中非常高兴。这王导可不是一般人物,他出身于魏晋名门琅玡王氏,早年便与琅玡王司马睿(晋元帝)友善,后建议其移镇建邺,又为他联络南方士族,安抚南渡北方士族。东晋建立后,先拜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武冈侯,又进位侍中、司空、假节、录尚书事,领中书监。与其从兄王敦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历仕晋元帝、明帝和成帝三朝,是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
而且,王导是一个有名的忠臣,虽然他权倾朝廷,但是却一直兢兢业业的辅助皇帝,维持着东晋朝廷。可以说,东晋的前期能够有一段时间的安定期,功就是王导了。
“第二名武将——唐朝宰相源乾曜,统帅55,武力42,智谋72,政治98,魅力89。”
听到这个名字,李翊愣住了:“源乾曜?这是什么鬼?有这个人吗?而且政治能力居然有98,我怎么一点儿印象都没有?”
召唤系统完全不管李翊的疑惑,继续报着备选召唤名单。
“第三名武将——五代宰相冯道,统帅61,武力49,智谋87,政治99,魅力92。”
李翊傻眼了,心说尼玛冯道这个政坛老油条怎么都钻出来了?
可以说,冯道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政坛老油条,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后唐明宗、后唐闵帝、后唐末帝、后晋高祖、后晋出帝、后汉高祖、后汉隐帝、后周太祖、后周世宗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
正是因为他的这些经历,所以在历史上冯道也是充满争议的传奇人物。后来到了宋朝,欧阳修写历史骂他,说中国读书人的气节都被他丧尽了。他曾事四姓、相六帝,所谓“有奶便是娘”,没有气节!看历史都知道冯道是这样一个人,也可以说冯道是读书人中非常混蛋的。
李翊觉得这个人太奇怪。如果说太平时代,这个人能够在政治风浪中屹立不摇,倒还不足为奇。但是,在那么一个大变乱的化、保留国家的元气,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为了顾全大局,背上千秋不忠的罪名。由他的著作上看起来,他当时的观念是:向谁去尽忠?这些家伙都是外国人,打到中国来,各个当会儿皇帝,要向他们去尽忠?那才不干哩!我是中国人啊!所以他说“狼虎丛中也立身”,他并没有把五代时的那些皇帝当皇帝,他对那些皇帝们视如虎狼。
再看他的一生,可以说是清廉、严肃、淳厚,度量当然也很宽宏,能够包涵仇人,能够感化了仇人。从另外一面看他政治上的态度,作人的态度,并不算坏。
但是想到这么一个政治老油条可能被自己召唤过来,李翊就感觉到一阵阵的蛋疼。
“第四名武将——北宋初年名相吕蒙正,统帅67,武力39,智谋9,政治98,魅力89。”
对于这个人,李翊没什么太深刻的印象,也就没太在意。
然后,召唤系统报出了第五个名字。
“第五名武将——明朝中期辅大臣徐阶,统帅62,武力41,智谋91,政治98,魅力81。”
“召唤名单已经提供完毕,请主公选择两个不希望被召唤的名额剔除。”
李翊想了想,说道:“把那个什么源乾曜还有徐阶去掉吧。”
对于系统提供的五个名单,王导和冯道这两个人肯定是不能剔除的,尽管冯道这家伙的名声有些不好,但是谁叫他的数据那么出色呢。而且,李翊现在就是需要像他这种政治老油条,好去跟张温那些老油条斗法。要是能够召唤出来,也不算是太糟糕的事情。
那么,所需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