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享用完晚餐之后,看看约定的时间已到,便让侍卫取来电台,由他亲自操作给澎湖基地了一个电报告知目前的状况。?网虽然今天的登6没出什么岔子,但因为时间问题还有大量物资没有来得及卸到岸上,摩根估计至少还得用一天的时间来卸货和布置这处临时营地。
先遣队的任务之一,便是在这里建立起为后续到来的大部队服务的前进基地,这就意味着摩根还必须指挥手下的人马完成一些基建设施才行。比如划出物资仓储区和人员居住区,修建营地外围的防御工事,挖掘排水设施及储水池,搭建公共卫生设施等等。这些设施虽然不是什么大工程,但实施起来也得要投入不少人力。好在摩根手下的两个排也并非菜鸟,加上刘山夏派了几个他手下的工头过来帮忙调度指挥,完成这些工作应当不会出现太多技术上的问题。
摩根现在所面临的最大麻烦其实还是天气,虽然赶着时间来苗栗的主要原因就是想利用这两个月后龙溪通航条件较好的时候把东西和人员抢运进山区,但这梅雨季节停不下来的降雨着实烦人。就今天所见的状况来看,入海口附近的河岸全是一片泥泞,要在这种天气状况下开工修筑一些基建工程,进展度肯定会不可避免地受到耽搁。摩根在电报中也要求澎湖那边能尽快加派一批民工过来,用增加劳动力来弥补天气原因造成的负面影响。
摩根将手下的两名排长和几名工头都叫到指挥部的帐篷中,向他们一一分派了任务。这种坐镇协调指挥多个部门共同运作的工作其实并非摩根所擅长,他更愿意抱着他的宝贝2大枪在野外独自执行潜伏刺杀之类的任务,那种不受限制的自由才是摩根最为享受的时候。但可惜他在穿越后的多数时间都被限制在三亚,而且近几年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这次一听说有机会离开海南岛,摩根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要出来带兵。
带兵打仗当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何况此次任务中还需要协调指挥其他的非军事部门,摩根的军衔虽然不低,但在此之前最多只是在战场上指挥过连级编制的部队,并没有真正独立指挥过大型任务。此次海汉在苗栗地区预计投放的人员过一千五百人,需要深入内6几十公里建立长期据点,这样的任务对他来说其实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但摩根也深知自己现在在军中的表现机会不多,要是不做点成绩出来,今后能在国防部捞到带兵的任务只会越来越少,而他又不甘在三亚提前养老,所以对于这次的任务也是特别的重视。在分派完工作之后,摩根又开始研究地图,考虑设计进入内6山区的行动方案。
从目前的临时营地沿着后龙溪向东进入内6大约十公里,这条小河将以直角转向南方,而在这个直角的内侧,是一片面积约十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冲积平原。在这片冲积平原的西侧,是名为猫里山的丘陵地区,同时也是大甲族猫里社的所在地。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情报,这个社的人口约莫有七测量的结果,今天的河岸水位已经比昨天抵达时上涨了大约三寸。考虑到这入海口的河道宽度大大过上游,那么上游的水位上涨幅度应该会更大一些,这就意味着上游通航能力会随着梅雨季节的降水量增加而提升也并不是臆想,而是确实生的事实。
到了中午时分,摩根见雨势有减小的趋势,便让负责操作蒸汽机的技工开始调试蒸汽驳船,准备先带队去探探路。
在简单吃过午饭之后,摩根带了二十名士兵乘坐蒸汽驳船从临时基地出,沿后龙溪向上游行进。仅仅航行了大约两公里之后,河道便开始迅收窄,缩减到入海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摩根一边用望远镜观察着河道两侧的状况,一边让士兵测量水深和流,并按照航程记录在案。从两侧河岸平坦的地形来看,这条后龙溪显然也并不是看上去那么安分,一定有很多年份都出现过河水漫出河床淹没周围区域的状况,想来这条水道虽然在后世是以溪命名,但其目前的流量却显然是一条正儿地理资料,那势必会耽搁勘探队进山的时间。摩根当即便命人准备好行动物资,打算次日便进入内6。
翌日,摩根仍是带着二十名士兵出,不过今天则是多了一条驳船拖在后面,这一方面是测试上游通过牵引驳船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便于装载这一队人进山所需的各种物资,毕竟他们要去到最终的目的地出磺坑,当天来回是肯定不可能了。考虑到行程和沿途考察所需的时间,摩根认为这一趟至少需要三天左右才能完成各项考察任务。
因为拖了一条装货的驳船在后面,今天的航行度就更慢了一些,抵达前一天的折返点多花了二十几分钟的时间,不过好消息是今天的水位依然还在持续上涨之中,看来通过水路直接进入山区的确是有可能实现的。
在从入海口出,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航行之后,摩根的小队抵达了后龙溪上游的第一个转折点。考虑到或许将在这里建立据点,摩根命令靠岸,亲自带了一队人上岸走6路,以寻找合适的落脚地点。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