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物装运完之后,陶东来也带着一帮负责安装设备的技工匆匆赶到了码头。教、卫生等极少数部门属于需要依赖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自从执委会提出建立独立结算体制以来,各个生产部门都在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以获取更多的收益。特别是像能够接触到进出口贸易的军工、化工等部门,更是干劲十足。
盐场从穿越集团创业之初就已经被定为重点生产保障单位,执委会认为盐场的生产能力对于整个穿越集团的展“具有战略性作用”,并且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全面的支持。◎◎ 网只要是安西这边打上去的报告,基本都获得了执委会的批准,要人力给人力,要物资给物资。像水泥这样的紧俏产品,执委会也是尽可能提供给盐场,以保障他们的生产改造计划顺利进行,让一心想要修建混凝土炮台的军警部对此抱怨颇多。
而盐场公社也并没有让执委会失望,从投产以来,盐场公社的食盐产量一直呈现快上涨趋势,不仅能够满足本地的化工生产需求,同时前前后后已经出口了好几千斤精盐。从经济角度来说,盐场公社已经初步具备了自负盈亏的能力。
当然,有鉴于商务部对外的批盐价一直都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实际上的成交金额并不算大,盐场公社的销售利润也很有限。但执委会还是很看好这个项目,原因无它,因为食盐的销售市场实在是太大了,只需保持现在每吨一百两的盐价,就足以对大6乃至整个远东的盐业市场形成倾销之势。只要销售量上去了,原本看起来比较微薄的利润同样也会变成天文数字。
这个道理盐场公社管委会也很清楚,所以当安西得知今天有广州来的客商参观盐场,并且极有可能会签下盐业订单,便提前一天已经开过了准备会。盐场上上下下都得到了通知,今天所有人都必须加倍认真地做事,只要大家表现得好,晚上就把前一天农场送来的两头猪杀了加餐对于没有什么文化的普通百姓而言,物质刺激显然要比精神鼓励更为直观和有效。
“我们这个盐场是从三个月前开始建设的,最开始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而已。”安西抬手指向远处已经变成一块块整齐盐田的内6平原,很是骄傲地介绍道:“在执委会的领导下,盐场公社的社员们战天斗地,用很短的时间就把这片荒地改造成了整个南海地区产量最高的盐场!各位,根据我们最新的数据统计,目前公社的食盐日产量已经达到了四千斤!”
李奈分明听到了旁边贺强艰难咽下口水的声音,这个数字的确是太惊人了,程度丝毫不亚于昨天在农场听说那里的水稻田亩产可以过千斤。
关于海汉人的食盐生产能力究竟有多大,也是这次李奈前来胜利港考察的任务之一。“福瑞丰”当家李继峰认为如果海汉人的盐产量真的能够达到一定规模,那么今后“福瑞丰”多开一项利润丰厚的私盐买卖也是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产量偏低,那是否要冒这个风险就值得商榷了。
作为事前的功课,李奈也了解过一般盐场的运作情况,像是琼州岛地处儋州湾的那个号称琼州岛最大的盐场,其最大产量大概在每天千的。
李奈甚至也已经想明白,海汉人之所以这样有恃无恐地向自己展示整个食盐生产的过程,就是因为知道这套东西根本没办法复制到其他地区去施行。除了暗叹海汉人算得够精之外,李奈也产生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为何这些看起来并不复杂的事情,我大明却偏偏就做不到?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