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葡萄牙与海汉化敌为友,在双边贸易甚至是更深层的政治上进行合作,并不是恩里克这个特使可以直接拍板作出决定的事情,所以执委会倒也没有指望他经过一夜考虑之后就能代表葡萄牙签署合作协议。网 .. 。恩里克现在所能做的,也无非就是尽可能为自己的利益集团多争取到一点有利条件,然后把情况报回澳门,让那边的理事会来作出最终的裁定。当然了,恩里克在这件事情上所持的态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影响到最终的结果,这也正是执委会投入众多资源在前期工作上的主要原因。
“各位尊敬的先生,经过昨晚的慎重考虑,我必须承认你们所描绘的合作前景非常具有诱惑力,而且我也没有找到拒绝你们的理由。”恩里克以少见的严肃态度说道:“但目前我们还不可能签署任何形式的书面协议,希望你们能够认识到这种现状。”
“这个我们已经想到了,这么大的事,恩里克先生大概需要起草一封很详细的报告送回濠镜澳吧?”陶东来早就已经得到了报告,昨晚恩里克房间内的灯一夜未熄,想必就是在赶着写汇报材料。
“如果你愿意的话,我们可以派船把这封信尽快送往濠镜澳,交到你们的理事会手里。”颜楚杰立刻补充了一句:“我们的船只需要三天就可以到达濠镜澳。”
“这个……”恩里克很想拒绝颜楚杰的主动帮忙,但三天时间就能把信送到濠镜澳,这种效率又让他难以放弃。如果现在自行找船送信回去,再快也得六七天的时间,看似没耽搁几天,但这种事宜早不宜迟,迟则生变,谁知道海汉人过几天会不会突然后悔?
“你大可放心,实在不行送你走一趟也行啊。”颜楚杰见恩里克面露犹豫之色,便接着劝道。
这下恩里克倒是真的动了心,他原本是想写信送回去,自己留在胜利港与海汉人继续谈判,但书信的描述肯定比不了自己亲口说明来得详细,如果能够亲自回一趟濠镜澳当面汇报,那么说服理事会的几率肯定要比送一封信回去大得多。
“事不宜迟,给恩里克先生安排船吧。”陶东来见恩里克脸色犹豫不决,立刻便帮他做了决定。
“正好闪电号刚做完船身维护,可以跑一趟。我这就给王汤姆打电话。”颜楚杰没有再给恩里克考虑的时间,立刻通知王汤姆去了。
“好吧。”恩里克咬了咬牙,决定要在这件事上赌一把:“我这就让仆人回迎宾馆去拿我的行李。”
半个小时之后,恩里克已经上了停靠在胜利港码头的“闪电号”,王汤姆本人将亲自驾船送他返回澳门。书递到了马玉面前。
马玉看了一下便拿笔在上面签了字,又叮嘱了一句:“小沙,你让人把药材都搬到医务室这边来,还有,再调二十个人给我,磨药的人手不够了。”
“好好好,我这就去办。”沙喜抓起文书急匆匆地出去了。
由于李家庄移民营地在近期涌入大量民众,本地的移民干部已经不够用,驻广办不得不派出了援兵,让主管医疗卫生的马玉和主管移民事务的沙喜到这边来坐镇协调。除了他们之外,比较熟悉本地状况的萧良也被调了过来,配合他行动的还有来自万山港两个排编制的民兵,以维护移民营的治安秩序。
这波移民潮并不是无缘无故而起的,自今年五月开始,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地区就再一次陷入到了旱灾之中。不过一直拖到夏收之后,旱情的危害才开始逐步显现出来,多地出现了民众因为借钱买粮而破产的状况,本来已经开始平息的流民潮又开始壮大了。
广州的高官们对此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省内的农田因为天灾导致年年欠收,官府的粮仓里其实也没有多少余粮可以用于救灾,无非就只能动员地方乡绅富商,放粮赈灾。而这样做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即便是有些家底的富商愿意做这个善事,也有很多具体的困难。
先这赈济灾民的粮食就很难在本地大量采买,而且日渐高涨的粮价也让这种赈济显得很不划算,但如果从外地购入米粮,运送到广州附近的市镇上又需要相当一段时日。其次往往某处一有开仓放粮的消息,附近方圆数十里的灾民都会很快蜂拥而至,小家小户的乡绅救济个百书送到“琼联”,这边的股东老板们自然不敢私自作出决定,连夜就将原件送到了驻广办。马力科一看顿时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一方面可以大量地引入移民,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在民间为海汉塑造出更好的口碑,以后即便是不作特殊的宣传,寻求生计的民众自然而然就知道出路在哪里。
当然这个事是肯定不能由驻广办来出面主持操办的,还是得交给“琼联”及其相关的十几家商行来运作才行。而官府为了把这苦差事甩给“琼联”,倒也很痛快地给予了不少方便凡是运往番禺移民营的米粮和生活物资,一律免收所有的过路费和赋税,凡是前往番禺移民营的民众,一律免查路引,凡是“琼联”在各州县组织的移民赈济点,一律由官府衙役协助维持秩序,并出具相应的安民告示证实其可靠性。
这么一来,大量的移民便开始源源不断地从省内各个州县向着番禺县集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