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港区见闻(1/2)
李清扬的事情在执委会进行讨论的同时,安全部就已经来找贺强谈过话,表示希望能够在“福记药铺”里安排一个职位给某个“身份敏感”的人。卍§?网贺强很知趣地并没有刨根问底地去打听这个人的具体身份,也没有拒绝安全部的要求,毕竟现在李家的命运跟海汉人已经牢牢地捆绑在了一起,而且海汉也从未做过任何对李家利益有害的事。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贺强也算李家高层,他也知道海汉安全部是什么性质的机构,而这个机构可是李家万万得罪不起的。
随着双方的合作进入到第三个年头,李家与海汉之间的合作早就不仅仅只局限在生意领域,类似文化推广、金融、移民、军事乃至情报收集等等,李家也在逐步参与进来,成为海汉在大6的一股重要助力。李家名下分布在广东各地的产业,几乎都不同程度地负担着收集当地军政信息,定期向广州方面汇总的任务。
当然了,李家名下的雇工所能做到的程度,也不过就是记录一下尽人皆知的官府动向,并非专业的情报人员所做的那类定向情报收集工作。这些信息在汇总到广州之后,由驻广办的安全部人员挑出其中有价值的情报,进行整理分类,再择要回三亚供执委会决策时参考。只有极少数主要州城的机构当中,才有海汉派驻的情报人员常驻。贺强作为李家在生意领域的高层人员,自然对这方面的合作也是心知肚明。
如果按照大明律法,李家现在在做的事情其实已经可以够得上抄家灭门的标准了,但有海汉这个强力后盾,李家倒是并不太担心这种行为会招来官府的追查。现在海汉的生意规模越做越大,而地方上的代理分销商往往背后都有官府的利益牵扯其中,只要海汉人没有干出什么公然逾矩的事情,地方官府都并不会插手干涉,甚至连锦衣卫这种情报机构也难以幸免,在巨大的商业利益面前变成了傀儡。这也是南京镇抚司坚持从直属人员中派人南下调查海汉,而没有给广东方面的分机构下指令的原因之一。
林南当下给贺强和李清扬作了介绍,两人见礼之后,贺强便让店员带李清扬先去看看他的住处。李清扬谢过之后,便跟着店员穿过店堂,去往店铺后方的员工居住区。
说是居住区,其实也就是一个小小的院落,朝南的一边是店堂,其他三面都是两层小楼,其中靠东的是作为药材仓库在使用,另外两边的房间都是供铺子里的店员们居住。?? ? 书之后就对他完全放心,必要的监控手段还是会持续下去。除了药铺内部的这种控制之外,林南当然也做了其他的布置,以防李清扬采取某些不理智的行为。
待李清扬参观完回到店铺,贺强便对他问道:“李先生对我们这店里的环境可还满意?”
李清扬连忙应道:“满意满意,在下十分满意。”
“若是有什么需要,尽管说出来,东家可是很大方的。”林南笑着说道。
“这也多亏海汉长们照顾生意,不然哪大方得起来!”贺强很是知情识趣地应和道。
李清扬心道这间药铺与海汉人关系如此密切,看来也是同流合污之徒。自己今后在这药铺里落脚,倒是得小心不要露了什么把柄,不然随时都会被人告。
便听贺强接着说道:“李先生在我们铺子里做事,这酬劳嘛,就暂定为每月十元,吃住另算,这样可好?”
李清扬第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然后才想起这里是海汉的地界,这地方的货币可不是银两或者铜钱,而是海汉人所的纸钞,以元为单位。这一月十元还包吃住,待遇已经相当不错,要知道他作为一个正六品的武官,法定年收入也才一百多不到两百两银子,折算下来并不比在这里当个账房先生的收入高。而且他还没忘了自己同时还能拿到另外一份收入安全部这边可是也要给他一份饷的,这两边收入加起来,差不多已经比当锦衣卫的收入翻了一倍,想想也是让李清扬哭笑不得。
李清扬回过神之后,便连忙向贺强道谢。他也知道这份收入纯粹就是人家看在安全部的面子上给的,虽说还不足以收买他李清扬,但怎么想也是一笔不可忽视的钱财了。既然林南都没有出声反对,那么这笔收入就可以合理合法地收入囊中了。
见过贺强之后,林南便带着李清扬离开了“福记药铺”,继续在商务区里参观。李清扬边走边看,现这地方被称作琼州第一港果然还是有些道理的,这里所出售的货物不仅仅产自两广福建,甚至连黄河以北的物产都有出售,可想而知这个港口带动了多大的商贸运作规模。而街面上却看不到繁华地段惯常所见的卖艺、乞讨之流,更没有见到几个无所事事的闲人,这让李清扬颇为不解,便主动向林南问起此事。
林南解释道:“在海汉执委会治下的地区,永远都只有劳动力不够的状况,不会有人好手好脚找不到生计需要靠乞讨卫生。即便是身体残疾无法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我们也会安排这类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会让他们吃闲饭。”
李清扬听到这里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便追问道:“那林兄倒是说说,如果是目不见物的瞎子,又能有什么事情可做?”
林南笑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1627崛起南海】最新更新章节〖第473章 港区见闻〗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0/260971/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