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派出一支使团前往三亚去与海汉人进行交涉,这本身就是为了拖延海汉对纳吐纳群岛实施军事行动而采取的应急手段,其关键就在于一个“快”字,如果去得迟了,海汉已经动了手,那东印度公司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海汉人把纳吐纳群岛抢走。卍 卍 ??网 卐 到时候想再从他们拿回来,恐怕难度等级又得上升不少了。因此董事会决定了采用这个办法之后,当天就立刻开始了紧锣密鼓的出行准备工作。
使团的班底仍是以范隆根与他的手下船队为主,不过这次的任务性质比较特殊,所以范隆根并不打算将自己剩下的商船都带去三亚,而是只调用其中一大一小两艘帆船。当然这样做还有一个不是太光彩的原因,那就是前次在纳土纳岛作战时,他手下的几艘船几乎全部挂彩,而在大员港逗留期间也只进行了临时的处理,回到巴达维亚之后才能彻底整修,目前只能挑出两艘船况较好的帆船来执行这个任务。
范隆根的职责主要是为东印度公司拓展海上贸易,虽然粗通军事但他却并非职业军人,所以这个使团里必须配备一名军官才行——不仅仅是为了使团安全保障,更重要的是去到当地之后能有一个懂行的人负责观察搜集海汉人的军事情报。至于说作战人员倒无需太多,范隆根的船本来就是武装商船,船上也日常装备有各类武器,船员们基本都具备了一定的作战能力,只要不是跟职业海军作战,他们在海上自保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科恩总督为使团船队挑选的军官稍稍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出任这个职位的并不是驻防巴达维亚本地的军官,而是刚刚从大员港作为战败者回到这里的范德维根。科恩对此的解释是,目前与海汉人在正面战场有过交手经历的高级军官仅有范德维根一人,由他前往三亚能够更准确地辨识当地港口的军用船只,获取到有价值的军事情报。当然他并不知道其实斯派克斯和范隆根在纳土纳群岛遇到的对手也同样是隶属于海汉民团,只不过福建那边是海军,而纳土纳群岛是乔装之后的6军而已。
范德维根对于这样的一个任命自然是感激涕零,他原本以为这次回到巴达维亚述职就算不死也得脱层皮,倒是没想到科恩非但没有对他施以惩戒处罚,反倒是再次委以重任。虽然这次的任务无需再去拼命,但范德维根却是下了比前次在福建出战时更大的决心。卍卐字书写,科恩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多遍,揣摩其中措辞的意味。
“如果是这样,那他们又何必用信中的言辞来激怒我们?”范隆根不解地追问道。在两天前的会议上听到科恩说出信中的内容,范隆根当时也是怒火中烧,感觉自己受到了极大的羞辱。
“这是一种警告,同时也是恐吓。海汉人要我们知道,如果我们对纳土纳群岛的归属权表示异议,那么就得做好和他们全面开战的准备。”科恩顿了顿,加重了语气:“这个战场不仅是在纳土纳群岛,或许还包括了福建在内。”
“包括了福建……”范隆根转过头和范德维根对视了一眼,两人从对方眼里都看到了掩饰不住的震惊。
“从范德维根所描述的交战情况来看,海汉在福建对我们的船队出手并不是偶然状况下生的武装冲突,而是有预谋的军事行动。我一直在想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又为什么要放走你……”科恩再次指了指桌上的信件:“直到我反复阅读这封信件之后,我才想通了他们的目的。先生们,海汉人需要找到合理的借口来对我们动手,这就是所有事情的根源所在。”
“对不起大人,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范德维根结结巴巴地应道。
“我认为海汉人其实早就将我们视作了竞争对手,并且决定在羽翼丰满之后开始与我们争夺远东的海上控制权,但他们需要一个合理的,内部人员和外界都能接受的理由来开启战事,毕竟打仗是一个相当耗费资源的活动,而且搞不好就会引起外界其他势力对他们的警惕。”科恩缓缓地说道:“但问题在于他们和我们之间从来没有直接的贸易或是外交方面的来往,想要翻脸也没有合理的借口,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你们认为海汉人会怎么做?”
“很显然打击海盗是一个极好的切入点。”一直没开口的苏克易突然接过了话头道:“不管是在福建还是在南海,打击海盗都是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正是这样。”科恩对苏克易能迅领会到精神表示了赞许:“由于我们在福建的政策是支持十章来坐实这种借口,于是就选择了福建下手。”苏克易也跟上了节奏:“他们可以借用福建官府剿匪的名义,光明正大地对付十八芝,顺便拖大员港下水,然后东印度公司和海盗勾结的事实就成立了,而他们也可以继续以此为借口,在南海这边动手,并且警告我们不得靠近那片海域。从四五月的时候到现在,估计海汉人也已经做好了攻打纳土纳岛的准备了。正如总督大人刚才所说的那样,或许我们的步调已经太迟了。现在我唯一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海汉人给纳土纳群岛海域划定的期限要到年底?难道他们没有信心一举拿下那群海盗?”
“我看他们只是需要时间来巩固岛上的防御工事而已。”范隆根黑着脸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