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时分,约翰一行顺利地抵达了巴黎。??? ? 这次他们选择入住了位于巴黎一区旺多姆广场北侧的丽兹酒店。
这座著名酒店的外观看上去十分内敛,是一座只有五层的巴洛克宫廷式建筑,这样的建筑在巴黎街头随处可见。酒店的门面也很低调,大概三四米宽,门口也没有醒目的招牌。如果没有注意到窗户遮阳棚上的“riz”字样,即使站在它的面前,也不会知道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丽兹酒店。
丽兹酒店是被称为“世界豪华酒店之父”的凯撒·丽兹于1898年创办的。虽然从外观上看并不十分起眼,但它却以最完美的服务、最奢华的设施、最精美的饮食和最高昂的价格而闻名世界。
现在,那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英国温莎公爵(爱德华化气质,左岸代表了前卫和叛逆,右岸代表了传统和稳健。
左岸被人们称做是文教区,聚集着大量的书店,咖啡馆、画廊和艺术品商店,充满了文化艺术气息。以至于一说起“左岸”,人们自认就会联想到诗歌、哲学、文化艺术和所有具有小资产阶级艺术情调的东西。
而右岸则是巴黎的经济和政治中心。那里有各大银行、金融集团、保险公司、股票交易所,有以“老佛爷”、“巴黎春天”为代表的商场和举世闻名的巴黎歌剧院。香榭丽舍大道、凯旋门、卢浮宫这些具有古典气息的法国文化象征也都聚集在右岸。
约翰用它那台价值26美元(差不多相当于3万rb)的莱卡15型相机拍了不少照片。这台价值昂贵的顶级相机是约翰为这次欧洲之行特意准备的。他打算用这台相机把战前的欧洲记录下来。有很多美丽的欧洲城市都将在未来的战争中变为一片废墟,以后约翰的这些照片将会非常具有历史收藏价值。
约翰一家三口白天玩地非常尽兴,以至于在回丽兹酒店的路上小艾拉就累得睡着了。安顿好女儿,约翰本打算去后世著名的红磨坊看看的。不过看到阿黛尔那意味深长地眼神,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会儿的巴黎可以说是遍地流茑,到处都是夜总会、色情酒吧和站街女。很多巴黎人都已经意识到,战争很可能无法避免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用醉生梦死、纸醉金迷的夜生活来逃避这一可怕的现实。整座城市都弥漫着“世界末日明天即将到来”的颓废和疯狂气氛。
约翰不是个喜欢沾花惹草的人,想去红磨坊不过是受到后世那部电影的影响,有些好奇罢了。看到丈夫这么“听话”,阿黛尔非常满意,主动提出陪约翰去酒店的小酒吧喝一杯鸡尾酒作为奖励。
这会儿丽兹酒店的酒吧还没有改名为“海明威”酒吧,但里面已经有了著名的辛德卡鸡尾酒。这种用1934年稀有白兰地调制的鸡尾酒号称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鸡尾酒,后世曾经卖到4欧元一杯。
在巴黎的第二天,约翰一家没有去观光,他们要去拜访约翰的堂姐——孔苏埃洛·范德比尔特。孔苏埃洛堂姐自从和那个叫雅克·巴勒松的法国飞行员结婚后,就一直住在巴黎郊外的一座小庄园里。
约翰对自己的这个堂姐没有什么印象。她嫁给英国马尔伯勒公爵九世的时候,约翰还没出生呢。约翰只是从家里的相册里见她,听苏姗奶奶说,这个堂姐在出嫁前非常喜欢约翰家的比摩尔庄园,每年夏天都会过来小住一段时间。
在19世界末,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英国年轻贵族会选择与美国“暴户”的财产继承人结婚。因为他们所继承的城堡、别墅需要钱来修缮,他们奢侈的贵族生活需要有人来买单。而美国的新晋富豪们则看上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和贵族头衔,希望以此甩掉“暴户”的帽子,进入欧洲的上流社会圈子。
孔苏埃洛与她的前夫马尔伯勒公爵的婚姻是这样一笔典型的“金钱”换“地位”的交易。马尔伯勒家族拥有除英国王室产业外最豪华的私人住所——布莱尼姆宫(也被称作丘吉尔庄园)。但是到了马尔伯勒九世继承爵位的时候,家族已经没落到要靠典当宫中的珠宝和艺术品度日的境地。孔苏埃洛为马尔伯勒家族带来了25万美元的嫁妆(相当于今天的63万美元),作为回报她成为尊贵的公爵夫人。
当时刚刚18岁的孔苏埃洛堂姐是非常抗拒这段婚姻的,她已经爱上了一个纽约的钻石王老五。但是她的意见遭到了她母亲,也就是约翰的三伯母阿尔瓦的残酷镇压。据说,在婚礼当天,孔苏埃洛堂姐哭了整整一上午,以至于眼睛水肿严重,不得不涂上厚厚的眼影来遮掩。
有时候,约翰真的很难理解自己那个前三伯母——阿尔瓦·贝尔蒙的所作所为。一方面,她作为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锋人物,能够踩着污水钻进贫民窟里,去鼓励那些女工为解放自己的命运而抗争。
后来为了宣扬妇女的独立性,她还坚持与三伯离了婚。即使三伯为她花巨资(当时造价为11万美元,差不多相当于现在2亿多美元)修建了那座“大理石”别墅也没能挽回她的决心。
另一方面,她又对欧洲宫廷贵族的生活非常着迷,热衷于和王公贵族们拉近关系,举办各种奢侈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