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画卷(1/2)

徐贞娘手脚麻利,很快一锅热腾腾的汤面煮好,却是阳春面。? ?

清汤白面加上酱油,香油,葱,还有时令的蔬菜小白菜,立时香喷喷,清亮汤色诱人。

今年过年还买了腊肉,腊肠,鱼,都还留着一些。

就腊肉炒了芹菜,透明亮,色泽鲜艳。

腊肠一样炒了,光润透红,香气浓郁。

还有一大碗的鱼也是煮好,腾腾冒着热气。

再炒了几碗蔬菜,看着满桌热腾腾的饭菜,徐贞娘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就在去年,过年吃的还是杂粮,然后一条专门留到年节吃的鱼,一些腌菜,自己种的菜蔬,就没了。

大年夜连白面都不敢吃,因为要留种,然今年这日子就好了。

却是杨相公到新安庄后,开始她与男人去挑硝土贩卖,然后又接了新安庄的缝制活计,再男人又随军打铜山匪,也摸到了四两银子,这个年节,就过得好了。

吃到白面,吃到肉,还一家三口缝了新衣裳,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徐贞娘更对生活充满期待,她听“罗姐姐”说,新安庄那边的活计忙不完,除了冬衣,又开始要有夏衣。

然后随着庄中人越多,冬衣夏衣的活只会更多,怕一年到头都有活干,都有工钱拿。

徐贞娘只希望老天爷保佑,让杨相公好好的,这样,她就可以安稳的干活拿钱了。

她想着,正摆着碗筷,兴奋的喧哗声响起,却是她男人曹子贵与儿子曹景兴回来了。

……

“哇,又有白面吃,还有鱼跟肉……”

“哇,娘,俺跟你说,那张主管长得可黑了,就象煤窑里出来的,那手足也好粗,比爹爹的还粗……”

“娘知道吗,刘先生要被招去做书办了,还要教庄中的孩童,每月包吃住,还有一两的银子拿,现在庄中都说开了……”

“娘,俺跟你说……”

“娘……”

曹景兴稀里哗啦的吃着面,大口大口的喝汤,热腾腾的,清香醇厚的汤面吃得他口齿生津,一边还滔滔不绝,对他娘亲诉说着自己的见闻。

他母亲十五岁生下他,所以曹景兴今年也有十七岁,穿了蓝色的棉布新衣,戴着懒收巾,颇有几分清爽的味道。

他传承了父亲与母亲的基因,身材修长,不过性格与他爹一样,有些大大咧咧的,还有几分盲是截然不同的,让他看了好不羡慕。

同时他还想起当日大军出剿铜山匪的情形,一色精壮的汉子,整齐的步伐踏在路上,旌旗猎猎,马蹄隆隆,军鼓响应,让少年的心中涌起阵阵火热,也让他现在矛盾。

他小小心中,很想从军,但又想读书拿高薪,怎么办?

是先读书还是先找机会从军?

少年心中矛盾,他的爹娘却是互视一眼,眼中都现出郑重。

是啊,一定要让兴儿读书,让他读书识字。

特别徐贞娘心中浮现坚定,自己与丈夫都是睁眼瞎,苦了一辈子了,不能让兴儿也步后尘。

她也早听说了,新安庄中就算学徒,会写自己名字者,与不会写自己名字者,那工钱待遇都是截然不同,显然杨相公非常重视教化。

让兴儿读书识字,以后也进新安庄做书办,包吃住,每月还有一两银子。

吃过午饭后,丈夫与儿子又出去看热闹了,似乎那张主管脸上有花一样,不过徐贞娘仍待在屋中,同时收拾碗筷。

忽然她看到儿子凳腿上挂了一根面条,想必是吃得急了,掉落下来。

“这孩子。”

徐贞娘笑着摇了摇头,捡起那根挂着的面条,在清水中涮了涮,然后塞进嘴里吃了。

……

新安庄崛起,辐射四周,激起了一副副不同的人生画卷。

或许,很多人的命运将被改变。

越多的人,将偏离他们的人生轨迹。

初十日,有消息传来,去年腊月底,流贼李青山大败,他以百骑走泗水,最后于正月初六日,被兖东防守都司齐见龙其弟齐翌龙生擒。

随之被擒者,有伪军师王邻臣,有掌贼之老营伪元帅朱连,有掌黑虎庙伪元帅李明芳,掌临潮集伪元帅余城印,掌戴家庙伪元帅陈维新,掌蓝店伪元帅贾望山等人。

李青山弟,伪元师李青芳同样被擒,又有伪参谋杨某等附逆有迹者二十四人缚置槛车。

总兵刘泽清,太监刘元斌告捷以闻。

消息传出,各地欢庆,杨河也是松了口气,至少两年间,不会有什么大股匪贼南犯之事了。

十一日,焦山庄。

天空仍然阴沉,似要下雪。

公屯所主管杨纯良取了一块土,塞进嘴中,细细品尝,脸上颇有专业的神情。

种田,他是老手了。

不过转向杨河,他脸上又浮起那种胆小怕事的老农民神色。

他拢着袖子,跺着脚道:“相公,这地卤味略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续南明】最新更新章节〖第152章 画卷〗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1/261069/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