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掌嘴(1/3)

杨河与知县高岐凤,贡生周明远等人进去。?

到了大堂,赴宴的衙门各人,士绅商贾基本都到了,也终于有机会上来拜见杨河,个个递上自己的名贴,介绍自己几句。

邓门子伶俐的收着,仔细放入拜匣之内,待杨老爷回去细观。

杨河微笑着,自如的与周边人寒暄,事实上这种场面他经历太多了,不外如是。

但在旁人眼中就更增神秘色彩,杨练总虽然年轻,但应对得体,似乎见过很大的场面。

因不是在官衙内,众人都是身着便服,个个持着扇子,不论知县典史,士绅商人皆是如此,一片的儒雅之风,只有杨河拿着一把威猛的斩马刀,颇为显眼。

不过在场基本都是人精,自然不会拿此说事,或是识趣的不提,或是夸张的称赞杨大人果然是文武兼备,颇有汉唐之风。

寒暄后已是华灯初上,一个个灯笼挂出来,这“迎春楼”上下二层,楼下是普通的大堂,楼上则是雅座,还有后厅花园什么。

杨河等人自然上楼去,楼上已经摆了酒桌,这次宴饮规模颇大,有上席两桌,中席五桌,下席十太晚了也要安排一次公筵。

所以各地方就算有羡余留存,也都吃光了,哪有钱拿来赈济,或是公共建设?

杨河自然坐在上席,随同知县高岐凤,还有县丞、主簿、典史、巡检几个官,然后田师爷,教谕、训导等人,贡生周明远,还有城内几个德高望重的士绅陪同席中。

众生员也在旁边一桌的上席,本来他们中席足矣,但生员中夹有邳宿河务同知家的公子,那就不一样。

然后各房司吏典吏重要书办,三班的班头,重要的士绅巨商,各居中席,陈仇敖四个铁甲护卫也被安排离杨河不远的中席位置,至于各人门子皂隶什么,则居下席,多在楼下。

反正县衙中人都出动了,不说额役县吏,就是禁卒仵作什么都可以大吃一顿,所以每次公宴,都受到衙内外上下的欢迎,廉方正除外,现每次吃喝,几乎都没他的份。

这次宴饮,还是让杨河难忘的,冷盘、热炒、烧烤、汤羹、甜品、面点数十道,看看桌上的菜色,想想外间的饥民,真是一个天一个地,怪不得百姓内心不平衡。

此时社会更竞尚奢靡,士夫请客,肴品百余样计,一席之费,就要耗费一百三十余鸡,百姓也是有样跟样,舆夫仆隶白日奔劳,夜则归市淆酒,夫妇团醉后已。

人皆不以储蓄为意,贫者与富者斗豪华,胥隶之徒日用拟于市宦。

没有商业社会的财富,却学足了商业社会的弊病。

现在,就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

觥杯交错中,杨河有些感慨,同时颇为尽兴,但就这样了。

这种酒肉场面,他后世经历得太多,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

什么豪华的享受没有享受过?

自然不会因为区区酒肉大宴就有所迷失,就象流水流过,了无痕迹。

心境这一层,他已不需要修练。

通过这次宴饮,他也基本达到目的,对城内城外,周边商贾士绅势力有所了解。

总体这次宴会气氛不错,众人谈笑风生,杯觥交错,只有坐在对面的教谕、训导略略让人扫兴。

倒不是他们象廉方正那样硬板,而是这些人举人选官,一个教谕,两个训导,个个快六十了还是不入流,看对面杨河不过秀才功名,却因为能打,手上有兵,就高居正九品的官位。

不免内心有些不平衡,说话时倚老卖老,隐含嫉妒。

杨河也懒得理会他们,这三人这辈子就这样了。

就算他们是举人,明面上见到自己,也得称呼声大人。

杨河看向另一上席黄承袭那边,楼外他与自己冲突交锋,此时倒很安静,只与边上几个生员说着诗词,敬酒时,也四平选等众生员则是脸色一白,黄兄这是怎么回事?

硬要与杨大人过不去吗,二者若起冲突,让他们夹在中间该如何是好?

王朝父子脸上露出喜色,好,有人给这姓杨的难堪了。

二人当然知道,黄承袭的送扇之举,若是私下,则是美意。

然这种场合,众人皆持扇,唯有姓杨的带刀,还是斩马刀,这是讥讽他没有风度,举止作派若武夫那样粗卑不堪,光明正大打他的脸。

而黄承袭是邳宿河务同知,正五品高官的儿子,姓杨的又敢如何?

“有好戏看了。”

父子二人喜滋滋的想。

陈仇敖等人怒目而视,个个按着自己长刀,他们现在知道了,这扇子内中是什么意思。

黄承袭目光撇到他们,但不以为意,他是堂堂正五品高官的儿子,这些护卫目光再凶,又敢对他如何?

他只是戏谑的看着杨河本人。

杨河将斩马刀放在几上,沉重的声音震得众人心下一惊。

这刀,怕被斩一下,整个人都要成两断了。

杨河让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续南明】最新更新章节〖第163章 掌嘴〗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1/261069/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