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挨打(1/2)
教室里坐满人,桌椅就类似后世那种。? ????
前方还有黑板,又放着讲桌粉笔等。
杨河踱步讲着课,众人都认真做着笔记,钱三娘与李如婉也不例外。
她二女混在一众男人中,这事有些奇怪,但这是杨相公安排,众人不好说什么。而且钱三娘二人加入后,战功卓著,闻名遐迩,战场拼杀起来,比许多男人还厉害。
久之,众人基本都不将她们当女人看。
特别李如婉,在新安庄内外名号:李爷。
此时杨河在讲军阵旗鼓与胜败的关系,特别举了不久前“荆山伏击战”的战例。
“……此战,流寇军力一千盲的欢迎,特别在工匠与军人中使用普遍。
孩童也在用,主要用在数学课上,语文课还是用毛笔。
钱三娘抓着铅笔,也在自己笔记本上,认认真真的,歪歪扭扭的写下几个字:“时刻牢记列阵而战,保持战阵。”
杨相公的话说到她心里,她想起那次的哨探攻山,她们七人,流贼二十多人,结果因为她们结成箭矢阵,紧密配合,最后大败贼寇,己方无一伤亡。
虽当时有着犀利火器的因素,但也确实显现出战阵的威力,如果一窝蜂的冲上去,最后就算胜了,恐怕己方也会有着不小的伤亡。
李如婉也仔细记着,机会难得,能记多少是多少,特别这种精髓见解,更要仔细记下来。
讲武堂有学科、术科两大项,但学科好说,市面上的课本多得是,买来就可,虽然贵了些。
但术科各兵种教材,都是自己编纂,而且此时印刷困难,自然不可能人手一册。都是用毛笔仔细写在档案室内,一块块大木板排列,平时有着守卫把守,学员们轮流自己抄下来。
上课时,则看着相应教材听讲。
不过众学员还在读蒙学,许多字不认识,就是认识了,恐怕也是囫囵吞枣,不能理解。
所以讲解就非常重要,特别众学员喜欢听杨相公见解,每次都是深入浅出,一听就明白了。
特别他还会画图,就更为形象鲜明了。
杨相公来讲解,众人还有种门生的感觉。
便如李如婉心中就在想:“听说很多私塾学院内,杨相公这样,就是业师了。”
这也是她崇拜杨河的原因之一,从小她母亲就教导她,做人要尊师重道,否则会被天打雷劈的。
现在杨河面前,她都以学生自居,放眼讲武堂的学员,皆尽如此。
九爷也认真做着笔记,心中赞叹,每听一次课,眼前的视野就开拓一次。
更知道了如何从高处来看手中的军队,确实对军伍之事了解不少。
特别对各类战事的心得体会更上一层。
以前他听多的,多是官兵作战如何一窝蜂,然后逃跑也是一窝蜂。
谁败谁胜,比的只是双方谁更烂一些,哪方稍好一些。
以前他对军伍之事不明所以,始终隔着一层纱,现在有些透进去了。心中的感觉,就是军伍打仗的事,就是个精细活。编制,兵器,辎重,战阵,谁准备得多,谁准备得好,谁就可能会赢。
然后心中还有个感觉,如此下去,恐怕新安庄将领辈出,以后将门之术,不会再垄断在少部分人手中。
而且一人技短众人技长,以后新安庄知兵之人甚多,主帅的作用,恐怕只需决定使用什么战略。这样的军队拉出去打仗,就算不会大胜,也不会大败,名将的作用,怕是越来越少了。
他心中也不由叹服杨相公之材,越是接近,越觉得他的神秘。秀才他也见过不少,但却没有一个秀才若杨河这样,越让人看不透,越觉得神秘莫测。
杨河讲了一节课就罢了,现在众学员水平低下,讲多了,他们也消化不了。
昨天他有布置文化课,今天就抽查。
一个个学员站起来,或背或写。
众人略有些紧张,功课没做好,会被打军棍不说,还会失了在杨相公面前的印象分。
钱三娘也被抽到,背了一段千字文,还到黑板上写了一段歪歪扭扭的字:“……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杨河靠在讲案上,抱着手,欣赏着她的背影,心想:“这腿真不得了。”
他看钱三娘认真写着,虽有几个错别字,但总体来说很不错。
他和颜悦色道:“钱鼓瑟同学功课做得非常好,五十个字,仅仅四个错别字。这种努力的精神,大家要向她学习。”
众军官鼓起了热烈的掌声,钱三娘脸上露出神采,她依着课堂礼制,对杨河鞠了个九十度的躬,然后喜滋滋的下去了。
杨河继续抽查,抽到了胡就业,这家伙正与身旁的曾有遇交头接耳,窃笑什么,闻言慌忙站起来。
杨河先让他背“九九乘法口诀”,可能他对钱财方面比较敏锐,全背下来,一字不差。
不过接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续南明】最新更新章节〖第235章 挨打〗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1/26106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