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姜琳 王领之地(1/2)

(一)

姜琳返回北狄之地的队伍只剩下了主仆五人,那个在韦国招募的充作保镖的门客辞别了众人打算在夏都谋个新活计。她也未过多挽留,毕竟人往高处走,志向自随个人心智而定,不便勉强。对这些往往有着一技之长的门客来讲,寻个好主家才是他们最好的出路。当然从姜琳内心而言对这个门客还是有些挽留之意的,来夏都的一路上这个门客还是满得力的,并且她总觉得这个门客有种特别的气质,原本想把他一同带回葛伯国。

这一行人已经甩卖了随行带来的物产,此时赢濂和一个年轻侍卫轻装骑马走在前头,姜琳和女仆则乘着一架简朴的马车跟在后面,一路踽踽向北行径,脚程比来时显然快捷了许多。

“夫人,前面就到汾水的渡口码头了。不过看这天色阴沉,恐怕这雨一时半会儿是停息不了了。我们还是临时找个地方歇息一夜,待明日雨过天晴后再赶路吧。”赢濂掉转马头回到马车旁冲车内的姜琳说到。

“好,你看着办吧。”姜琳掀开窗帘看了一眼外面答道。但是从她内心而言却是归心似箭,巴不得日夜兼程的赶回葛伯国,哪怕是淋点儿雨也没什么大不了。

几匹骏马的身上被雨水打得湿漉漉的,不时地抖动着身体想把身上的雨水甩掉,显然马儿也有些不习惯这雨中赶路的活计了,一个个马头沉甸甸地向下低垂着,不时喘着粗气。

赢濂身上也早已被雨水浸透,那身蓑衣显然无法让他避过这天降大雨的侵袭。不难想像他的模样有多狼狈,但即使是再困难的环境也无法动摇他对葛伯的忠心耿耿。

这里的雨水虽然不如那西境高原上有娀国那般柔软而温和,但是还是勾起姜琳的万千思绪。她将手探出马车窗外,任那雨水冲刷着自己的手臂,手心里盛满了略有些凉意的雨水。小时候她常常喜欢在故乡那绵绵细雨的天气中独自站在空旷之处,用全身心去体会这种如山河仙灵慈母拥吻般的感觉。此时她仿佛回到了幼年时期,忆起在阆中城度过的那些美好的童年时光。那饱含湿气的山林水泽,溪流怪石曾经是她和兄弟姐妹们玩耍的胜地。

她回想和同族的姐弟狄简、狄毅在山林间追逐打闹,嘻笑欢唱的场景;也回想起和姜原、姜仪两个心爱的妹妹一同吟诗抚琴的情景;当然也有同昔日的情郎挚夕在那花前月下幽会的情境。当然这些已然都成为了陈年往事,兄弟姐们们也都各奔前程,各有归宿。

转眼间姜琳随着赢成子在那寒冷的北狄之地已经生活了二十多年,她本以为自己早已忘却了这些昔日的旧事,但是现在却一股脑的全部涌上心头。

道路的两旁密林杂草丛生,那天上的雨水落在林间叶梢上发出唰唰的声响,伴着马蹄在泥泞的路面上踩踏所发出的啪啪声,就像是在演奏一曲沉闷的古乐。

“前面路口有家客舍。夫人,我们今晚不如就投宿在那里歇歇脚。”赢濂拨马回身随行在马车旁边低头冲车内喊道。

女仆掀开车帘,雨水不小心溅洒在车内,散出丝丝凉意。姜琳并没有在意,而是探身向前方看去,果然有一座颇具规模的客栈。

“有客栈当然好,不过光明正大住在客栈的是不是有些冒险?还是找家民居借宿比较妥当……”姜琳有些犹豫的说道。自从夏都归来她就总是有些疑神疑鬼的,仿似自己的身边到处都是密探和刺客。

“夫人可真是小心谨慎。不过我们现在早已走出了夏都的属地,现在已经是在豕韦氏一族的领地,韦国境内。就算是伊尹大人恐怕手也不会伸的这么长吧?”赢濂大笑一声,满怀信心的说道。

的确,渡过前面的汾水便是韦国的都城晋阳城了,此处已经是王领之地的北端,再往北上便接近北狄之地了。毕竟他们依旧还是行商扮相,既然已经走出了昆吾氏一族的势力范围应该便没什么问题了。姜琳也就不再坚持,一行人朝客栈走去。

(二)

姜琳一行人在这家客栈门前停下,两个侍卫装扮成仆人摸样在外面收拾车马行李,赢濂则陪同姜琳主仆一同走进客栈。

这客栈的装饰布置甚是豪华讲究,乌木为梁,红木为栋,丝绸锦缎点缀其中,连楼梯扶手之上都是由工艺精湛的匠人费工雕琢,店主人显然是下了血本。客栈一层还设有酒家,可供客人们饮酒聚餐,果然是想的周到。

“店家,可有景致好的上房,我们要一间,另外再准备两个普通的房间。”赢濂向店家询问着。

店家是个发福的中年男子,体态有些臃肿。他瞟了一眼赢濂,一副异邦行商摸样打扮,头也不抬的爱理不理的回应道:“上房没了,只有普通的客房三间,均在后院。想要住的话先付银贝一枚,铜贝一串,海贝两朋。嫌贵的话请另寻他处。”

“你这店家怎么如此的……”赢濂乃是武官出身,看到店家这傲慢的态度顿时有些气愤,想要上前教训一番。

姜琳用手轻按赢濂的手臂,示意他稍稍忍耐,切莫冲动。赢濂马上会意,气呼呼的退在一旁。

“店家,那三间房我们要了。这里是两枚银贝,多余的钱贝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夏朝列国志】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九章 姜琳 王领之地〗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262/262019/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