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姜琳 王领之地(4/5)
伯向您道谢。”姜琳侃侃说道。
“哪里,哪里。不必多礼,我虽然与北狄之地的各位无甚交情,但是我却与娀侯生为莫逆。更何况当今天下谁不知道葛伯赢成子有贤良之德,此番却遭人迫害,北狄之民起事,乃是义举,我又怎能再架荆棘,从中作梗。只是我身为夏朝诸侯,又处王领之地,也需尽人臣职责,不方便公然随你一同起兵对抗夏帝。”韦侯的言吐恰如其分,即将葛伯国起兵之事恭维了一番,又旁敲侧击地透露出自己的难处。
“大人您多虑了。我并无意劝服您加入我们的联军。”姜琳坦言道。
“唉,我能有今日之地位还是拜孝伯公在先帝面前建言所赐。娀侯与我虽同为候伯,但我始终视其为师长。倘若娀侯有言,就算是倾尽我韦国之力,也再所不惜。只是不知你父王近来可好?”韦侯所说谈言微中,恰恰戳中了姜琳的软肋,她的确尚未见到父王。
姜琳只好闪烁其词的搪塞道:“家父现尚在阆中城,我已差人去禀告他老人家,虽然尚未得着音信,不过想必不久就会有消息。”
韦侯听闻笑咪咪的点了点头,接着说道:“当今天下以昆吾国最为强大,如今昆侯已然拥立夏帝之子夏炎继位,又统领了王族的六军。仅凭葛伯国之力恐怕难以与其对抗。即便是有扈氏一族在西边拥立敬惠候夏发为帝,发兵上河,但是天下诸侯响应者寥寥,多在局外观望。恐怕一旦交战,胜算难料啊。”
姜琳察言观色,知道韦侯这是在试探自己的底气,她不能就此示弱,深吸一口气朗声道:“我北狄之军素来骁勇善战,更有角马骑兵等神勇之师独冠天下。昔日假王之战中北狄大军佐先帝南下,军中将士无不是以一挡十,攻坚拔寨,战无不克。‘暴君’孔甲的联军无不望而生畏。如今伊苏所率昆吾氏一族之精锐仅有一部,其余王族六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此时人心未稳,加之连年征战,将士大多厌战,士气低落,未必会与其齐心协力。空有数万大军,却是号令不通,士气不振。我北狄之军虽然人数不占优势,但是同心协力,面对乌合之众,还是有十足的把握……”
她这一席话讲完,在场的诸位都连连点头。
“好。不愧是有娀氏一族的血脉,果然是智勇过人。生的一副邻牙利齿,更是不输于我豕韦氏一族的能言善辩”韦侯称赞道,“夫人此次到访定然是有备而来,还有什么可以帮到的地方不妨直言。”
姜琳见事已至此这才将自己的来意娓娓道来:“韦侯大人,不瞒您说,我北狄之军若想要进逼夏都,横渡汾水这一关可不是一件小事。此次到访就是想要大人能助我军一臂之力,以链锁浮桥帮我渡河。”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位中立刻有人脸色阴沉了下来。
大世子彭御看了看韦侯,得到父亲示意后,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夫人,您来的可真不巧。”
姜琳不由得心中一惊,料到必定是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不知世子所言何事?”她定了定神,缓缓问道。
“夫人有所不知。我与父王等人适才刚刚从汾水南岸副城归来。现在昆吾氏一族的军队已然驻扎在了南岸,王族大军随后就到。”彭御边说边看着姜琳。
此时的尴尬不言而喻。
“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我豕韦氏一族向来做事公平,不过事有先来后到之理,刚才我们去往南岸正是去见昆吾氏一族的伊苏大人。如今昆吾氏一族的大军已经兵临城下,并且伊苏大人持有夏帝亲颁的兵符印信。我韦国乃是一微不足道小邦,不求有功于大夏朝,但求自保领地内百姓安居乐业,岂敢和王族大军对抗。所以渡河之事恐怕是无力相助了。”韦国社稷大臣彭陶在一旁补充说道。
姜琳呆坐席上,如木鸡一般。她万万没有想到伊苏领军居然如此神速,比她预想的行军速度足足快了两日。
韦侯这时才接过话头说道:“实不相瞒。我刚才带领诸位臣下正是去与伊苏大人会面,并且我已经答应了协助王族大军渡河。除去留守在南岸的驻军,要渡河的王族大军应有五万人之众。我也实在是有难言之隐啊。”
姜琳陷入沉思之中。她不得不对自己的计划重作打算。昆吾氏一族的“八刃之兵”果然不能小视,倘若无法击溃眼前这支大军,莫说渡河是妄谈,要救赢成子更是不可能。韦侯向来是墙头草,附强凌弱。一旦与伊苏的对战失利,莫说求其助一臂之力绝无可能,说不定还会落井下石截断大军退路,到时候恐怕就连这数万北狄将士都要客死异乡了。
韦侯显然也看出了姜琳的心思,郑重地说道:“夫人放心。我既然答应了您不参与这场战事就定会信守诺言,绝不派一兵一卒参战,更不会助昆吾氏一族为孽。只是此时伊苏的大军已经到我城下,而葛天氏一族的大军还遥不可及。倘若我不答应伊苏的请求,他必然会挥军攻城,到时候我韦国百姓可就要生灵涂炭了。我也是迫不得已才答应助他大军渡河。倘若夫人能够率军击败伊苏的北征之军,替我解了这道围。我定会助夫人渡河。”
姜琳此时已经无计可施,现在只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夏朝列国志】最新更新章节〖第八十三章 姜琳 王领之地〗地址https://wap.x69zw.org/book/262/2620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