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试所有场次的考试中,第一场至关重要。? ?网
一共录取五十名,第一场就会录取其中二十名考生,而剩下没有录取的学生,也会选择其中几十人到百人,答卷行文还算靠谱的参加之后的“招覆”、“再覆”,也就是补考。
最后三场考试下来,录取的考生最后参加第四场和第五场的面试,以决定考生的名次。
即便第一场考试录取通过的考生,也可以再参加之后两场补考,就好像后世已经保送清华大学还不满意,还想通过参加高考来证明自己。
二月二十七考完第一场,两天后,二月二十九下午就会“案”,即公布第一场的成绩。
沈永卓反馈回沈家的情况是他自己考得很好,应该不用担心录取问题,而沈家人压根儿就没觉得沈溪会通过考试,所以兄弟二人考完第一场,接下来两天都可以自行安排时间。
此时沈明钧开始收拾东西,准备趁着月底案之后,与沈溪一道回府城去。
“爹,你就这么看不起你儿子?要是我考过了呢?”
沈溪对于沈明钧的行为很不满意,他这才刚考完第一场,就算第一场不录取,还有机会考第二场和第三场。
现在老爹这么急着收拾东西,说明连他这个当爹的都对他没信心。
沈明钧却答非所问,回道:“你娘在家里久了,盼着我们早些回去。”
沈溪撇撇嘴道:“就知道说娘,爹你心里是不是还记挂着谢家姐姐?”
沈明钧老脸一红,却不恼怒,只是将头看着门口:“胡说些什么?我跟你谢……谢姨,没什么的。”
沈溪没有继续这话题。
要说沈明钧也算是开明了,若是换作一般的老爹,说不定这时候一巴掌就过来了。
半晌之后,沈明钧支支吾吾地问道:“你谢姨,她……平日里可有提到我?”
沈溪想了想。老老实实摇头。
谢韵儿跟惠娘和周氏平日里说话,连她自己家里人都很少提及,更别说是沈明钧这样的外人了。
二月二十钱让兄弟二人中午在外面随便买点儿东西吃,提醒他们下午早些回去。
沈永卓一直觉得沈溪是个孩童,就算一起参加县试,也不意味着两人有共同话语。因此从来没跟沈溪探讨过考试的内容。
但见到同学后,沈永卓问的问题就多了,结果几个同学一合计,他们不但在五经题上选题相同。甚至在两篇文章用典、套用押题章句、行文用词上,基本都是一样的。
本来沈永卓信心满满,自以为这次考试他十拿九稳,可跟同学讨论过考试内容后,他脸上的笑容不见了,转而满是迷茫与担忧。
沈永卓跟同学一起。把沈溪丢在一边几乎快遗忘了,让沈溪着实有些无语。在这些十七范文。沈永卓虽然年已十逃避事情的办法就是一走了之,要是沈永卓这次县试不过,他不会也准备来个离家出走吧?
“大哥,事情要往好的方面想。就算第一场不过,还有招覆和再覆呢。”沈溪笑着劝慰。
沈永卓此时已经彻底没了自信:“要是连名都没录,那就连招覆的资格都没了,今年不能考中,吕家就会把女儿嫁给别人。我回去后怎么跟祖母和娘交待……”
沈永卓拳头握得紧紧的,距离县学不过一条街,他却不敢再往前走了,“七弟,不妨这样,你去帮我看看成绩。我在这儿等你。”
沈溪有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这个大哥,跟他的老爹一样优柔寡断,考不中还有下次,沈明文这个县里的廪生也不是一榜即中,名落孙山后不照样娶了他老娘?不照样后面连过三关考中秀才,甚至还递补了廪生?
沈溪停下脚步,身子转了过去:“大哥,我可不帮你看……你也知道,我肯定考不过,那时候我自己心情落寞。哪里有心思在榜单上找你的名字?”
“顺带,顺带嘛。”沈永卓有些着急。
沈溪眯着眼打量沈永卓:“大哥,其实不中也有不中的好处,我听说这个吕家小姐。虽然以前闭月羞花,可头两年闹瘟疫,脸上有了麻子,哎呀,那模样要多难看有多难看,你要是过了。为了他吕家的嫁妆把人娶回来,遭罪的可是你。”
“啊?”
沈永卓听了不由大吃一惊,“不会吧?听城东的宋媒婆说,她见过吕小姐本人,不但年轻还很貌美呢。”
沈溪觉得这招挺好使,继续胡编乱造:“吕家这事,一直对外保密,在媒婆去吕家的时候,吕家找了丫鬟出来顶替。媒婆只是看看姑娘身上有没有毛病,再看年岁相符,就等着编排好话收两家赏钱了,她管你模样几何?至于貌美这种话,跟欺神骗鬼差不了多少。”
沈明钧点了点头,显然觉得沈溪评价媒婆的话有几分道理。
“七郎,你如何知道的?”沈永卓最后带着疑问道。
“大哥应该知道我娘跟药铺的6夫人关系很好,现在6夫人是汀州商会的大当家,知道的事情很多……所以啊,大哥不用心存顾虑,只管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