羑里镇学堂的四名学子率先交了答题,他们需要做的比较简单,各自抄了师父的旧作一便可交差了,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彼此不能重复。网
鹿山镇学堂的四名学子却冥思苦想,在时限近半时,他们才一起交了各自的诗作。
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儿童相见知昼暖,衣冠简朴古风存。
萧鼓追随春社近,日斜醉翁扶回村。
青枝满地花狼藉,知是顽孙斗草来。
马符看得目瞪口呆,众人传阅,一时满堂皆惊,李夔捋须点头赞道:“能读到这样富有生趣的诗,也不枉我汤阴县一行。”
刘知县当即宣布,辩试比赛鹿山镇学堂最后胜出,鹿山镇学堂的四个伙伴顿时激动地拥抱在一起,他们终于赢得了擂台赛的最终胜利。
.......
擂台赛魁花落鹿山镇学堂的消息不胫而走,满城轰动,最激动的还是生活在县中的同乡父老,他们早已准备好,当鹿山镇学堂夺魁的消息传来时,汤记客栈四周立刻响起了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伴杂着人们的欢呼声。
有十几个小厮提着大筐子,乡人纷纷向筐中投钱,富裕商贾投钱数贯,贫寒夫役也会投上十几文钱,以示心意,最后积下百余贯钱捐给学堂,作为给学堂的办学资助。
“来了!来了!”
数百乡民簇拥着牛车向客栈驶来,当四个孩子从牛车里出来,乡民一拥而上,将他们四人高高抬去,一次一次抛向空中,欢呼声、鼓掌声、笑声和鞭炮声响彻了客栈。
.......
欢庆还在继续,四人却没有福气再享受,吃过一顿丰盛的晚饭,他们又被师父关进房间,开始准备明天的考试。
“其实不用太担心了!”
汤怀打个饱嗝,索性将脚翘在桌上,志得意满说:“一般而言,擂台赛赢了,基本上就大局已定,除非象去年汤北乡的苦娃子们集体腹泻,否则最终魁逃不过我们掌心。”
“为什么?”李延庆不解地问道。
“因为考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默经,从《孝经》、《论语》和《孟子》三本书抽出片段默经,我们都已背得滚瓜烂熟,还怕什么?”
“可是有人还背不出啊!”岳飞瞥了一眼王贵道。
“关我什么事!”
王贵低声嘟囔道:“你们比我多学了五天,当然我比我强,现在就算打死我,我也背不下这么多。”
“没事!没事!”
汤怀大大咧咧一挥手,“反正最后只计三人的成绩,老贵就算交了白卷也没有影响。”
“真的吗?”三人异口同声问道。
“当然是真的,去年就没有计我的成绩,我还不知道么?”
王贵一声欢呼,“看书去喽!”
他笔一扔就跑去房间看书去了,他今天准备看第二遍,他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细细读。
汤怀也要跟去,却被岳飞一把抓住,“你不能去,留下好好背书,万一你考砸了,我们的魁可就真没了。”
这时,李延庆看见伙计在门口探头探脑,便走上前问道:“阿哥有什么事?”
“外面有人找小官人,就在大堂等候。”
李延庆回头对两人道:“你们先开始吧!我去去就来。”
李延庆来到前院,只见大堂上坐着一个穿皂色短衣的男子,李延庆一眼便认出了他,正是最初给自己上药的随从。
李延庆连忙上前施礼,“大叔怎么来了!”
这名男子是知州李夔的随从,他见李延庆颇为知礼,便回礼笑道:“李少郎伤情不要紧了吧!”
“多亏了大叔的药,已经无大碍了。”
男子点点头,“我家大官人请少郎去叙一叙,不知少郎可有空闲?”
“没问题啊!现在就去吗?”
“马车已在外等候了。”
李延庆回头让伙计给师父和伙伴们传个口信,这才上了马车,马车缓缓离开了客栈,向汤阴城南驶去。
李夔这两天便借住在一名退仕的官宦人家中,主人姓周,曾任礼部郎中,现已告老还乡,他家的宅子在汤阴县也是数一数二。
李夔今天下午闲得无事,便在书房和主人下棋消遣。
这时,随从在门口禀报,“启禀大官人,李少郎来了。”
李夔放下棋子笑道:“这次在童子会上见到一个小神童,我对他颇有兴趣,衙内一起见见吧!”
主人知道这是客气话,便借口还有事,起身告辞了。
片刻,李延庆被领进书房,他上前躬身施礼,“延庆参见大官人!”
李夔摆摆手笑道:“随意一点,我们坐下说话。”
这时,仆妇端了两碗茶和几色点心上来,李延庆向四周看了一圈,却没见小娘九真。
李夔会意,捋须微微笑道:“小女不知从哪里搞来一本志怪白话小说,这两天看得如痴如醉,这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