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琦,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年号,赵祯接掌大位的第一个年号——天圣。??? ?
赵祯是乾兴元年二月继承大统,次年改元天圣,共历十年,取进士三科。
如果说苏轼、曾巩等的嘉佑二年进士集团是千年第一榜,文星集萃,无与伦比的话,那天圣年间这三科,则是对北宋影响最大的三科了。
我们看看这三科中都有谁。
天圣二年出了宋庠、宋祁、曾公亮、尹洙、高若讷、余靖。
天圣五年出了韩琦、文彦博、包拯、吴奎、王尧臣。
天圣化的绝对话语权。
说当今朝堂,尽出天圣,也不为过!
......
再来说说韩琦本人。
他出身世宦之家,父韩国华累官至左议谏大夫,是正二彦博这些同年在韩琦眼中就是土鸡瓦狗!就是欧阳修、宋庠、富弼、曾公亮,他也要通通踩在脚底下。
事实上,要是没有唐奕这只疯蝴蝶,韩琦也是这么做的。
一个庆历新政根本不能阻拦他的向上攀登的脚步。
......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韩琦创下出相十年稳如泰山,仁宗、英宗、神宗三朝为相的巅峰记录。
放眼天圣进士集团,除了一个耗死了四位皇帝的文彦博可与之比肩,他连个“车尾灯”都没给别人留下。
(没办法,文扒皮太特么能活,这货活了九十二岁,韩琦实在熬不过他,足足比他少当了二十年的官。)
可惜,韩琦倒霉,遇上了不讲理的唐奕。遇上了这个把大宋搅的天翻地覆的疯子!
......
————
韩琦恨唐奕。
要是没有这个疯子,皇佑年间,回朝出任三司,将是他政治巅峰的另一个开端,将是韩稚圭彪悍人生的另一个里程碑。
背靠汝南王府这棵大树,他完全有能力把人生拉回到原本的轨迹之中。原本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辉煌轨迹。
可惜,人生没有假设,唐奕来了....唐奕还他干下去了....
出任三司使,不但没让韩相公嗨起来,反而成了他政治生涯的一场“滑铁卢”。
还称霸天圣进士集团?还天圣五年头把交椅?
这十年,他韩稚圭被扔到一边,就好像被遗忘了。别说头把交椅了,特么垫底都不为过了。
你就说,他比谁强吧?
宋庠、富弼、文彦博就不用说了,铁铁的倾权之相,十年在中枢那叫一个稳。
欧阳修官做的不大,却已经是文坛盟主了。那叫一个浪。
唐介、王拱辰虽然没拜相,但是和唐奕走得近,在京城呆也挺好,那也叫舒服。
包拯都打坐开封府了......火力越来越猛。
高若讷、吴奎、余靖虽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但人家低调,最起码还有早朝上。
曾公亮......嗯,这货比他还不如,被配到雷州去了。
可是,人家进爵国公了啊!算是另一种功成名就。
连狄汉臣那个顶着个大金印子的厮杀汉!都稳坐西府四五年了....韩相公怎能服气?
不对.....他至少比一个人强。
他至少比石介命长,因为石介已经挂了。
好吧,韩相公现在只能和死人比一比了。
......
这五六年,韩琦窝在那州那个破地方,恨不得早晚三课把唐奕的祖宗十彦博,恨富弼,恨赵祯!
恨这些敲碎他的骄傲,并踩在脚下狠碾几下的人们。
他甚至恨赵允让。
恨他有志无谋,竟被一个二十岁的娃娃打入了深渊;恨贾昌朝,身居高位却畏畏尾不拉他一把。
但是,恨归恨,韩稚圭没有放弃。这五年多的时间,他在那州依然是那个勤政不辍的韩琦,依然是那个“西北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的韩稚圭。
五年伏蜇,五年隐忍。
他甚至没有给老搭档范仲淹、同年文彦博去过一封求请的书信,更没与汝南王府现出一点关联的迹象。
而机会,终于来了。
赵祯的圣旨到了!
三司使......
接到旨意的韩琦笑了,笑得意味深长,笑得宛若当年一般倨傲、自信!
又是三司使......
韩琦心道:也许这就是天意,从三司跌下来,老天又让他从三司站起来。
......
如今,韩琦立于开封城下,“南熏门”三个大字深深地印在韩相公眼中。
赵祯....
我回来了!
————————
“相公,咱们入城吧!”
身边的赵宗楚很煞风景地突兀出声,他可没有韩琦那么多的“骚情”。
家里都火燎腚门了,哪还有工夫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