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在指挥部中的郭汝栋听到仅仅一天半的防守,一团就有二个营失去了战斗力的消息后,也不由的震惊了一下。虽然知道小日本不好对付,但是只是一天半的时间,最能打的一团就有了这么大的损失,这是郭汝栋没有料到的。在郭汝栋的心里,有了新的武器后,自已的部队战斗力绝对不比别人差,但就是这样加上坚固的工事仍有这么大的伤亡,郭汝栋不由的担心自己的部队能在阵地上守上多久了。
想了半天,郭汝栋叫来通信兵去传命令,让二团、三团各抽一个主力营,到吴家宅公路桥阵地后待命,准备随时增援。有了二个营做预备队,郭汝栋的心才稍稍放了下来。吴家宅公路桥阵地上,日军仍然是一次又一次的在动着进攻,而守卫阵地的川军,冒着日军的炮火和重机枪的压制射击,在顽强的抵抗着日军反复的攻击。
防御战打了二十多天了,整个防线上最为清闲的就是五四三团一营战士守卫的谢家宅阵地了。周围无论是罗店还是陈巷公路桥上都打成了一锅粥,只有谢家宅这里风平浪静,一个日军都看不到。就是连续几天的日军飞机大规模轰炸,也只有几枚零星的炸弹落到了谢家宅阵地上。
谢家宅的风平浪静终于在九月三十日的早上被打破了,日军在用台湾重藤支队和第九师团余部联合对罗店镇起攻击二天后,仍然无法攻下罗店镇。虽说夺下了罗店镇外的三道守军防线,可是重藤支队也减员近一半人马,现在罗店镇外重藤支队和第九师团加在一起也只有二个步兵联队的兵力了。
而且日军同样担心支那军队会向几天前那样突然起反击,因为到现在支那军队的重炮和战车部队仍然雪藏在某处没有出现。松井石根为了防止这样的事再次生,电令休整了半个月的第三师团向罗店镇的侧翼谢家宅起进攻,以策应正面重藤支队和第九师团的进攻。
日军第三师团在休整了半个月后,兵力重新整合成了一个旅团,加上野炮兵联队、骑兵联队等人数也在一万不知该怎么办了。原来从第一道防线前一百五米开始,每隔三十米一营的官兵就设下了一道一米高的铁丝网。虽然有部分被日军的炮火破坏了,但是大部分仍是完好的,这几道铁丝网就成了日军难以对付的障碍。
日军开始用枪上的刺刀破坏铁丝网时,一排长让地堡中的二挺重机枪开始射击。二挺重机枪形成了交叉火力,把铁丝网前的日军一下扫倒了一片,剩下的日军连忙退了回去,日军的第一次进攻就这么轻易的被打退了,这也让一排长觉得有些不对劲。
就这样日军不时的炮击上一阵,然后派上一个中队步兵攻上一下,稍一受阻就撤回去。一天下来,日军攻了六攻,连五道铁丝网都没能全部破坏掉。当然这样的攻击对双方来说损失都不大,日军死伤了一百多人,而一排只有十余人被日军的炮火炸伤。
时间在炮火和硝烟中一天一天的过去,王海涛的新九十师阵地上的型式越来越严重。川军二十六师一团官兵伤亡怠尽,警卫营也己经顶上去了。日军的第十六师团也在川沙口登6,代替了无力再战的重藤支队和第九师团,继续向罗店起进攻。罗店镇外围阵地全部丢失,现在张灵甫的五四七团已经接替了伤亡过大的五四四团,与日军第十六师团围绕着罗店镇的城墙展开争夺。
形式比较危急的还是五四六团武从龙的三营守卫的陈巷公路桥阵地,日军第十三师团这几天就象是打了鸡血一般,不惜代价的死攻守军阵地。武从龙的三营从上了阵地起就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战斗了二天后,六百人的一个营也只剩下二百余人,更要命的是桥西阵地失守,三营剩下的官兵退到了桥西后备阵地上做最后的守卫。
王海涛己经命令五四五团紧急进入二线阵地,准备抵御日军的进攻。而调给五四三团的五十门七五步兵炮也在这二天的防守中损失了十几门,五四三团的唐为民团长也不再敢轻易动用它们。面对这样的局面,王海涛有了撤退的想法。当王海涛电告张治中将军新九十师的情况后,张治中将军回电:二线阵地己基本完成,你部及川军二十六师可伺机撤退。
最终让王海涛下了撤退决心的是吴淞口炮台的求援电报。吴淞口炮台阵地虽说工事坚固,守卫的五四六团一营也是人数最多,火力最好的一个营,可是他们面对着大口径舰炮和二百多架舰裁机的轮番轰炸,也是所有部队中压力最大的,从开始到现在一个有近千官兵的营,只剩下了最后的二百六十人,重武器仅剩下一挺高平两用双联重机枪和一辆五九式中型坦克车是最后的依仗。
而日军第十一师团也没有讨得了好,这几天第十一师团倒在守军枪口下的士兵就不下二千人。十月五日上午,日军突然派出了四千名海军6战队的士兵,配合着第十一师团最后的一个联队士兵,向韦二喜的一营起了潮水般的进攻。一营顿时陷入了苦战之中,上午十点,韦二喜被迫无奈用电台向王海涛求援。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