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王海涛先在军营中当众宣布了新的军饷标准,又按新的军饷标准放了一个月的军饷。([ [ 营中官兵欢声雷动,王海涛接着又宣布扩军的消息,军营中许多士兵都要请假去找自已的亲朋好友来当兵。于是唐仁礼负责的招兵工作就在龙州县城里正式展开了,并在四个城门不远处同时设立了四个招兵站。
这时几名请假的军官也在领了大洋之后,离开了军营。当龙仔问王海涛为什么那么相信那些军官,还让他们带那么多大洋走时,王海涛笑着说道:“用一千块大洋,就能检验出一个人的品德,更能检验出他的忠诚与否,你不觉得很值得吗?如果他们通过这件事,证明了他们对部队的忠诚,那可比什么都要宝贵。”龙仔这才恍然大悟,对王海涛的方法也更为信服。
王海涛这几天没事就开着小汽车,带着龙仔和山豹在几个招兵站转着。一是看看报名参军的人数,二是看看参军之人的素质。王海涛还是小看了每月三块大洋对老百姓的吸引力,再加上每个报名后身体合格的都能先一块大洋的安家费。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没二天就传遍了龙州县所辖的各地。因此二天后,各招兵站门口都排成了长龙,都是来应召参军的人。
这天,王海涛来到位于北门的招兵站后,停下了车,坐在车里观察着兵站外排队的人群。一名身高足有一米,看到龙州县保安团在招兵,而且军饷的是大洋,就想先当几个月的兵,有了路费后再回去继续打鬼子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
王海涛听完了大汉的话,被大汉深深的感动了。说道:“兄弟,你放心,小鬼子的仇我们一定会报。我就是龙州保安团的团长,王海涛。这样,你既然是大刀队的战士,能不能把你们大刀队的‘破锋钱不给我也会把破锋八刀教给军中的弟兄们的。”王海涛严肃的说道:“兄弟要是信得过我,你就看着,若是中、日两国到了大战之时,我王海涛要是不冲在第一线,兄弟你就用破锋八刀来取了我王海涛的性命。”
那大汉一听说道:“我信得过王团长,你说什么时候开始教他们吧。”王海涛说道:“此事不急,我的保安团要扩大到三千人,待人招齐后,再开始有计划的教他们。这几天你就在军营中休息一下,我也要找人按你所背的大刀的样式打造出一批大刀来。另外你拿一百块大洋去送给你战友的家里,算是我对战死的英雄的一点敬意。”
那大汉一下跪在了王海涛面前,哽咽着说道:“王团长真是仁义之人,我代我死去的兄弟谢过王团长的大恩了。”王海涛连忙扶起了那个大汉,说道:“对英雄的尊敬应该印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这算什么,到底他也是我们龙州人,我岂能坐枧不管?”
那大汉站起来后,看向王海涛的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感动。王海涛说道:“你这就跟我去军营吧。”说完打开了车门。在路上通过交谈,王海涛才知道这个大汉名叫赵忠武,是河北沧州人,又是创出破风八刀的武术家马凤图老先生的徒孙,自幼习武,一身功夫在二十九军中都是排在前面的。王海涛暗自高兴,自己这回算捡着宝了。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