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立国还能称汉吗?
见小利而忘命,干大事而惜身,说的大概就是东晋小~朝~廷了吧?
东晋小~朝~廷当然知道刘彦亮出汉旗意味着什么,估计是带着一种解脱了的心情,假惺惺地来劝一把,暗地里还不知道对刘彦不知死活亮出汉旗是多么的开心。网
“不能奢望一帮只期盼苟延残喘的废物有更大的心志了。”刘彦认为自己是在说大实话:“看看他们所谓的北伐,忙活了一年多,实际的参战部队竟然还没有凑齐。再看看那一帮想要讨伐成汉的,多少年了还在继续扯皮。”
徐正、纪昌等等一些人已经回到了下密,他们是回来参加新一轮的作战总部署。
泰山郡的战事不算结束,但后面是清尾阶段,安排好之后就不需要谁去主掌战局,按照既定部署继续展就足够了。
几个指挥泰山郡初战的人回来,刘彦当然是亲自过问战局,知道了更为细节的东西。
“是吗?邓恒会有子嗣前来投奔?”刘彦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事,他摇头苦笑:“难怪会派出那批人,作战是假,投降是真,实际是在卖个人情。”
为了家族寻找后路几乎是成了现如今各个家族的本能,开枝散叶投靠不同势力是常态,比如那些效忠石碣赵国的人,他们肯定是有什么亲戚甚至是兄弟、子嗣、女婿之类的人物在其它势力效命。
之前,分开投注的情况大概就是生在石碣赵国、司马1晋国、慕容燕国、张氏凉国,毕竟看起来也就是这几家有资格参与争霸,其余一些杂七杂士方面则是在乎另外一些东西,例如对日后建国的设想。
或许比较扯淡,可是现如今讲究的是无论做什么都得有个继承,比如那个什么五德之说。
五德之说是战国时期的阴阳家邹衍所主张的历史观念。
《史记.秦始皇本纪》有言: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第一个应用五德循环便是起于秦,后刘汉定鼎天下,张苍认为秦国祚太短且暴虐无道,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汉朝接替周朝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
到汉武帝刘彻时期,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王莽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向、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
汉光武帝刘秀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东汉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三国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因此汉朝有时也被称为“炎汉”,又因汉朝皇帝姓刘而称“炎刘”。
早些时候纪昌有做过关于刘彦是强汉皇室后裔的推论,刘彦当初没有否认,纪昌也就很是当做一回事。
后面,刘彦有条件统一全军战袍之后,采取的款式就是西汉时期的汉军戎装,也就是上红下黑的那一款,简介证实了纪昌在少数高层圈子里传播关于刘彦是强汉皇室后裔的说法。
实际上刘彦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不是强汉刘氏后裔,后世华夏姓刘的多了去了,谁又能搞得清楚血脉里有没有强汉皇室后裔的血统?
考虑到五胡乱华时期太多的胡人改为刘姓,也说不清楚姓刘血管里是什么血统。但血统也就是回事,人是人又不是马,马才讲血统,人讲的是思想和认同感,只要不是外貌太过特别,比如明明是白皮肤、金、碧眼还非说自己的黑人,还真能区分得那么明显?
“君上亮出汉旗,一再强调‘汉’的重要性,我们是时候做出一些考究了。”纪昌声音压得极低:“比较麻烦的是,匈奴人刘渊建国称汉,随后又有氐人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汉。多次胡人立国称汉,汉……已不太适合作为国号。”
与之持相同观点的有一个人叫刘裕。这可是一位极度彪悍的人物,先后杀死过六任皇帝,自称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刘交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异母的弟弟。他掌控北府军,杀掉多任皇帝之后篡晋,按照自称是西汉楚元王刘交的后代,那么完成篡晋之后立国该是延续汉的国号吧?可是此前太多人建立国家取名汉,到了他的这个时期,汉这个国号绝对是臭了,结果一番商议下来将国号定为宋。
当然了,刘裕现在压根没出生,还得是二十年后才会有这号人物,按照史载他的父亲刘翘,现在应该在东晋小~朝~廷那边担任彭城郡功曹?
不得不说的是,刘彦除了派人去魏郡寻找王猛,还派人前去彭城寻找刘翘,谁让刘裕那么出名,又谁让刘彦曾经对一支叫作“北府军”的军队那么好奇,一查资料给记住了刘裕老爹在彭城当官的事情?(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席卷天下】最新更新章节〖第243章:立国还能称汉吗?〗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4/264394/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