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兵器下的水战是个什么情况?远程基本靠射,近程依赖于撞击。网至于跳帮作战啥的其实只能算是另类,主要是为了达到俘获敌方船只的目标。
“真是粗暴啊!”庾翼得承认自己被汉军的远程攻击能力吓到了:“排列成为一条直线,远程覆盖的度,床弩约三十息一次,强弩越是十五息一次。”
关于汉军远程攻击能力强大的信息早有传回长江以南,那是汉军与徐州军之战时晋军的细作冒死远远观察。
“射程。”庾冰最重视的是这个:“他们在距离岸边四百步时已经在射弩箭,进入到三百步时射强弩。”
或许比较令东晋的将校们感到丧气,晋军理所当然会有床弩,可是晋军的床弩射程仅有二百下到舟上,一只舟该是装载十一个人,也就是一个什,然后划着船桨冲向岸边。
按照懂行的人看来,汉军的动作真就是一套经得起检验的流程,直接让那些原本以为汉部不懂打水战……,好吧,是登6战。总之,就是让东晋这边围观的将校看傻了眼。
“他们办到了。”
“什么?”
“如果他们想要展现的是这个,他们办到了。”
“冲滩登6?”
庾冰不是在单指冲滩,是指一整套的动作下来,包括冲锋时的队形,放置拦江的铁索,知晓列出横线队形加大远程武器射击视野,……等等很多迹象表明一点,汉部看上去不像是对水战一无所知,甚至表现出一些晋军根本就不知道的知识或经验。
其实那就对了,刘彦出身就是海军,要说6地上的事情半懂不懂靠后面实战来累积经验和知识,海军方面再怎么也是接触多了,当士官的时候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多,怎么都会了解一些。
长江北岸的石碣赵军并不算多,他们虽然有做交战准备,可就是进行一种预防,算不上多么的精心或充分。
汉军船舰出动的数量仅是大舰队中的一小部分,但耐不住有着绝对的远程优势,石碣赵军应该是一种相对来说仓促之下的布防,面对汉军绝对的远程优势覆盖之下,仅仅是第七轮岸边已经没有了成建制的石碣赵军,那是一种死的死逃的逃的场面。
密密麻麻的冲锋舟呼啸着冲向长江北岸,从他们靠近岸边到有士卒登岸,过程中根本就没有遭遇到什么抵抗,整个登6过程所生的伤亡是七条舟因为冲的太猛,也是不熟悉水流的关系生碰撞。
七条舟碰撞,其中的三条生侧翻,代表着三十名士卒掉落水流很急的长江里,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依靠自己抓住袍泽的舟得救,不少是被飘出去然后被袍泽撒网捞起来,但也有八个人列入失踪的名单。
登6部队先是五百,随后是一千,到了这个时候就该是在岸边进行必要驻防的时刻。不过鉴于石碣赵军根本就没有抵抗,建造防御工事的步骤可以省下,登6部队应该干的是剿杀零散的抵抗人员,对更多的敌军进行劝降。
一整个登6战,其实没有多么激烈,甚至是郭祥下令点火放船的命令都没得来及传到上游,生得突然的交战就是在短暂的不到两刻钟之内结束。
“精兵。”谢安现自己的手有点抖:“若是由我们的来防御,能挡得住吗?”
假命题很难有清晰的答案,那该是看参战部队有多少,拥有多少如床弩、抛石车之类的器械,再来是投入的强弩兵有多少。
“换成我们,能办的只有放开滩头。”庾翼实话实说道:“汉部的远程攻击武器全面占优,与之对射太过吃亏,只能是将部队布防在汉部水军远程攻击不到的地方,利用河道与6地空间的间隔来设立阻击线。”
东晋的贵族……或者说带兵的将领吧,只有懂得水战才有可能独领一支军队,那是国情所决定了的事情,谁让长江是天险,东晋小~朝~廷又极度依赖长江这一天险。
就是因为都懂水战,差别就是懂多少或有多少实际指挥能力,他们看到汉军所表现出来的那些内心就升起了忌惮。
“汉部的步军可以在6地上与胡人进行高烈度战争,并且屡次战而胜之。”庾冰满满都是急迫感,或者叫危机感:“徐州之战,刘彦麾下仅仅是八千步军就左右了战局,牢牢挡住了胡人的骑军,并且稳当推进。”
长江南岸这边的晋军皆是瞪大眼睛在观看北岸,那里的交战已经停止下来,远远看去可以瞧见投降了的石碣赵军正在被押解着聚拢。
再看看长江河道,那里的汉部船舰数量越来越多,放下的小舟看去密密麻麻的一片,要是有密集恐惧症的人绝对会看那些在移动的舟看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们就这么看着汉部占据长江北岸?”庾翼只差明白说出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石碣赵军不堪水战,往往只能被动地防御我们渡江作战,换成汉部……”
“又能怎么样呢?”庾冰苦恼地说:“现今是我们需要汉部,不是汉部需要我们。”
“将军……”谢安由于了一下,说:“或许齐王有需要我们的地方。”
庾冰一愣,问:“安石细细道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