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孤进帐之后表现的态度恭敬懂礼,一切都是按照汉家礼仪来参见又正襟危坐地安静待着。? ?
许谦也是一般模样,礼节上绝对没有什么缺失,甚至是带着一丝丝的讨好。
两人的态度让刘彦觉得有些不妙,得是有求于人才会是这样的态度恭敬和礼节周到,无欲无求或者不想占便宜才不至于这样,毕竟汉国和拓跋代国还隔着一个石碣赵国,汉国再强也威胁不到拓跋代国。
刘彦以拉家常的语气,笑着问拓跋孤:“见过你妹妹了?”
“回汉王,已经见过了。”拓跋孤的长相与汉人没有太大的区别,鲜卑中有白种人血统的以慕容鲜卑居多,他也不像胡人长得粗犷,甚至该说很像是一个斯文的读书人。他微微笑着说:“妹妹问及嫁妆问题,着实令孤羞愧。”
是吕议前去草原接收拓跋秀的嫁妆出了什么幺蛾子?
“虽然有道路不畅通的关系,可足足拖了三年之多,孤私自做主给加了两千帐又给补了一些牛、马、羊,兄长知道后给补了五千帐和一批牧畜,一些王公或多或少给补了鲜卑部,宇文逸豆归得到的慕容鲜卑嫁妆只有拓跋什翼键的十分之一。宇文逸豆归对比之后没有少出怨言,结果也成了慕容皝的讨伐借口。
现如今宇文鲜卑其实已经是灭了,分裂成为九部,其中的库莫奚一部就是后来的契丹。
宇文逸豆归先是逃到了漠北,后面又得到石虎的接纳,先是在石斌麾下效力,后面不知道什么原因又跑去了高句丽,那也是慕容鲜卑第二次进攻高句丽的诱因。
真实情况是,宇文逸豆归有一个女儿嫁给了高句丽的故国原王高钊。他不但与高句丽是姻亲,其实与拓跋鲜卑、慕容鲜卑、段氏鲜卑都是亲戚关系,但别人在痛打宇文鲜卑的时候也没顾忌那个。
鉴于联姻就是用来互相揍着玩的“鲜卑道理”,深知这一点的刘彦可不会真把拓跋一族的友谊视作什么情比金坚,看似热情地招待着,迟迟就是不愿意谈什么让拓跋代国攻击石碣赵国或是慕容鲜卑的事。
亲情看着不管用,那么是不是该换个策略?
拓跋孤退散,换许谦上场。
许谦在拓跋代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他的官职虽然直至郎中令,可是却主持建立属于拓跋代国的法度,与燕凤被共称为双杰。他辅佐拓跋什翼健的时候还不是最巅峰,要经历拓跋代国后面被苻坚前秦所灭,帮助拓跋鲜卑再建北魏的时候才算是真正力。
此时的许谦已经展露才能,由于年纪尚轻的关系给人并没有厚重感。他先是夸奖刘彦的汉国扩张度迅猛,而后才隐晦地提出恰恰是因为扩张太猛了导致敌人也多的问题。
“我王远在草原,与大王又是姻亲,理当多多亲近。”许谦一点都不拿自己当外人,闲扯了几句才又说:“认真而言,臣亦是大王之臣,待大王与我王并无二般。”
刘彦含笑点点头,配合着说:“那么却不知道有何建议?”
“禀告王上,臣此番与北部大王前来,一则是联系联系亲情,二来是与大王进行参详。”许谦说的北部大王是拓跋孤。他注视着刘彦,沉默了一小会才继续说:“两家是姻亲,却有各自的国家利益,但其中并无冲突。如大王需要攻打赵国扩土,要防备燕国攻打,我王想要获得利益自然是选择与大王一同进退。”
这边说着话,拓跋孤已经从怀中掏出一卷用帛纸写的书信。
王猛过去接住,转递给了刘彦,刘彦自然是逐字认真查阅。
书信是拓跋什翼健亲笔所写,看行文真看不出是胡酋,用词用字华美还将押韵,甚至是hi用上了不少的典故,大意就是愿意协助刘彦攻击某一国,可是嘛……拓跋代国年年征战,不但粮秣和兵器皆时有缺,又因为年年用兵导致兵疲师老,却是要等待时机的。
“我王的意愿是打通与大王的通道,好使两国能够变成近邻,结成最有诚意之盟友,互通有无,再力使一处。”许谦满脸的谦卑,说道:“大王要光复汉家旧土,我王自然是不会染指汉家旧土一寸土地,却想让大王在光复汉家旧土之后助我王成为草原霸主。如此一里一外,两国永结盟好。”
本来刘彦以为猜懂拓跋什翼健想要干什么,书信看下来又经过许谦的一番话却又不懂了。这一不懂,他那就不得不看向拓跋孤。
“是这样。”拓跋孤倒也直接,说道:“我兄长想要趁您与石斌大战时攻击幽州,掠夺粮秣与军资。而后视局势而定,若能两军会师幽州,共同出兵辽东,若无法会师则会退回草原。”
刘彦眨着眼睛:“不要军械,也不要粮秣?”
拓跋孤连连摆手:“哪能啊,债都没还清,哪能再欠。”
许谦亦是说:“绝对没有这个意思,是我王觉得受到大王诸多帮助,怎么也该尽尽力。尽力还人情,还能从幽州获得好处,也算是对我王有利。”
其实刘彦不了解拓跋什翼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大致了解是一个又坚韧性格又不缺气度的人,可不代表会认为拓跋什翼健就真的那么简单,尤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