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抵达第一道关城之时,刘锐的这支前锋部队已经连续攻下四个关城,攻下第四个关城的刘锐所部因为损失和疲劳程度被迫进行休整,由黄旅转换成为前锋继续向前打通道路。
李氏成汉在得知汉军有入侵意图的时候,他们是玩命地在任何便于坚守的易守难攻地形建造防御工事,一般是建造一个关城切断道路,于关城附近的山体上建设山寨。
汉军这边并不清楚李氏成汉建设了多少拦路的防御工事,他们是用了十一天的时间连续攻克四道关城,自然还有沿途一些山寨屯兵点之类的工事,刘锐所部的四千人最后仅是剩下字上延伸出更多的想象,不可能对战事的过程有足够多的了解,唯一清楚的就是汉军都是依靠强攻取得战果。这样一来的话,他们已经知道结果,那就是汉军是在用摧枯拉朽的姿态挺进,必然会心生一种汉军远比想象中强大的感觉。
王嘏是李势的侍中,他被派遣到南郑是为督战而来。
知晓从关中南下的汉军会走栈道,实际上李氏成汉内部有过烧掉栈道的声音,是昝坚主张留下栈道并且在汉军进军方向广建关城和山寨。这个也是汉军攻势远比昝坚想象中更猛更快,让昝坚恼怒又羞愧才会事态的主要原因。
昝坚事先的想法非常简单,汉军可不是只窝在关中,豫州和荆州也有汉国的疆土,那么汉军想要攻打李氏成汉可不是只能从关中方向而来。
相比起汉中进攻李氏成汉只能走栈道,汉国在荆州的疆域进攻李氏成汉可以选择的道路更多,那么李氏成汉为什么不在对己方来说更有优势的战区和汉军打,是到那些不占太大地形优势的地方拼?
“前将军稍安勿躁。”王嘏是个看去很斯文的人,不但长相斯文,说话的声音也是不紧不慢,声线还显得略略磁性:“将军选择在对我们有利的地方打,自然是正确的。”
的的确确是没有什么错,之前不少人是附和昝坚的谋略,甚至认为哪怕是汉军不走栈道也该千方百计的吸引来,只因为那边的地形真心是对李氏成汉有绝对优势。
要说有什么错的话,那么只能说是负责防御的那些守军着实是太没有用了一些,占尽了天时和地理,甚至可以说在人和上面也有全面的优势,就是汉军远比想象中更能打。
王嘏是监军的身份谁都清楚,他现在扮演的却不是与将校对立的监军角色,更像是一个代表君王来给众将鼓气的抚慰使,满是鼓励地说:“还有人还是个口才非常不错的读书人,一连串的道理讲下来不但昝坚平静下来,连带众多的将校也是重拾了信心。
昝坚恢复了冷静,一些事情却不是思想上的安定能够扭转,他不得不再讲一个坏消息:“前方发回战报,已经发现汉军出现床弩、车弩、抛石车等等的攻城器械。”
“怎么会呢?”王嘏是吃惊又感到十足的迷惑,讶异地说:“不管是走哪里,除非汉军能飞,不然狭窄的栈道无法运输那些攻城器械吧?”
“可以先拆分,到了地头再由能工巧匠组装。”昝坚觉得自己总算比王嘏聪明了那么一点点,严肃说:“汉军远比我们想的更加狡猾,也足以说明他们进攻的意志之坚强。”
王嘏听得一阵愣神:“……”
拆掉运输到了地头再重新组装的确是一个好主意,不过因为刘彦的存在让汉军有更加便利的方法,那就是系统农民可以建造建筑物进行生产,等同于作弊。
关中南下的汉军是三万,随行的一些辅助人员仅是七千,等待相关的攻城器械加入之后,攻城拔寨的速度突然加快,之前攻克四座关城需要十一天,后面变成一天就能拔除掉一座关城,算上必要的行军耗费十三天第一支汉军抵达鸡头关城下。
鸡头关实际上是三国时期蜀汉和曹魏常年激战时建造,那是发生在第二次岐山之战,建造之后是作为蜀汉军队对曹魏军队的常驻关隘。
“他祖宗的。”刘锐是在忍不住地骂娘:“地形险要不说,竟然还有一条关键性的河水!”
鸡头关的位置很特别,它既是褒斜道的出口,也是连接着连云栈道,等于是又一个两处栈道的结合处。
鸡头关,位于褒城镇北,关口有大石状如鸡头,故名鸡头关。有诗曰:“秦蜀此咽喉,地系汉家终始远;风云护祠宇,灵昭阁道往来人”。
汉时期,在今陕西褒城鸡头关下修栈道,经过横亘在褒河南岸耸立的石壁,名为“褒屏”,曾用火煅石法开通了长14米,宽3.95~4.25米、高4~4.75米的隧洞,就是著名的石门,内有石刻《石门颂》、《石门铭》纪其事。
褒河(古名黑龙江)位置鸡头关口之下,褒斜栈道即在鸡头关下,沿褒河经石门而过。烽火戏诸侯中的周幽王宫湦之妻,褒姒就长在鸡头关下,褒河水边。
刘锐等人不止是看到了褒河,也看到了石门,更是咂舌地看着那些高耸入云的峭壁,山体之上不会缺少林立的怪石。
汉军的到来让鸡头关守军既是吹羊角也是没命地敲打木鼓,声音在峡谷之内不断地回荡,可能是声音太大的关系竟然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