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81章:这就是冉闵(1/2)

作者:历史小说
冉闵最近一直都在吹,他也的确是有资格吹,不是谁都能主持灭亡一个族群,碰上了不是万分拒绝,就是乐在其中,而他肯定是属于后者。

任何的杀戮都是有君王背书,不是君王隐匿在后面等待让谁去当背锅侠,武将碰上此类君王其实是最舒心的,不用顾虑那么多。

宴会的举行场所是山顶的一处章台,名叫落雨台。

听名字再看环境,的的确确适合取这么一个名字′雨台是位于一处瀑布旁边,正面的庭院可以看到正前方的瀑布,风稍微大那么一些,风势又顺的话,庭院看去就会像是下着蒙蒙细雨。

天气晴朗阳光又充足,落雨台很经常可以看到非忱丽的彩虹∏是一种光合作用,按多数人的看法,落雨台其实更合适取与彩虹有相连的名字,听着也会比较有意思。

冉闵正吹嘘得浑身通透满心舒坦,庭院却是传来一阵阵咋呼的声音,惹得他骂了句娘。

时间已经进入到下午时分,天际是万里无云的晴朗,不过山上却是风势不小,瀑布那边飘来了细细的水珠,使得庭院一片水雾蒙蒙。

在阳光的照射之下,一个半月的彩虹横跨着,彩虹的颜色与之白雪的一片苍茫成为对应,色彩的落差是那么的分明,使那些彩色变得更加的鲜艳和美丽。

“谁有雅兴,作赋一首?”

“我来,我来。”

现在流行的还真就是赋,诗则是以《诗经》那些为主,哪怕是作诗基本上也是按照《诗经》里面的一些小雅作为基础来稍微改编。

汉国武风兴盛,诗赋在早两年根本就没人即兴当场创作,那是因为刘彦崛起阶段身边都是一些小门小户的追随者,缺少有文化底蕴的世家和大族,诗赋什么的真不是那么好作。

现在的汉国武风依然浓烈,就是因为国家情势大好,太多的世家和大族也渐渐融合进来,越来越多的场合开始能够看到有人即兴作赋吟诗。

“大汉兴盛才能有此景象。”奢看着下方的动静,没有转头地对纪昌说:“丞相以为然否?”

奢和纪昌是并肩站立在章台楼阁的第三层阳台。从他们所在的位置可以将庭院尽收眼底,之前其实也不是站在阳台,一来风太大,二者是白没片看着刺眼。

“自古以来,只有国朝兴盛才会是文化大兴之时。”纪昌点着头:“兵荒马乱何来如此景象。”

奢笑着摇了摇头。

谁说兵荒马乱就没有类似的景象?要知道东晋小朝廷那边失却半壁江山,可是世家该乐的依然是乐,多少文人骚客不去忧国忧民,闲着没事干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荒唐事,喜文厌武也是超。

现在当然没有东晋小朝廷了,可是汉国的确接纳了不少东晋小朝廷治下的世家和大族,他们沉寂了一两年又开始活跃起来。

刘彦的身影也出现在阳台,他没有听见纪昌和奢之前在谈论什么,听着下方的作赋也不知道该怎么评论。

“庾二郎的赋还是应景。”奢说的是庾亮的次子庾羲,是庾翼带来←又说:“崔悦亦是文采不错。”

纪昌含笑不语,他其实对赋也不是太懂。

文化嘛,自然是要有相应的文化才能听出意境,而想要有文化除了学到的知识量之外,还得特意去了解各个类别,比如对赋略有涉及。

“他们就是大汉的下一代?”刘彦看到很多年轻人,都是家中长辈带来:“看着还是不错的。”

其实刘彦也才二十武之分,还会因为地域的不同各自站堆,再来就是理念类似的人凑堆。

“吵起来了。”纪昌抬手指向庭院的一侧:“同出一门,派系之多莫过儒学。”

刘彦就顺着方向看过去,一帮人泾渭分明地各自站立,其中的两拨人正激烈地互相辩论着什么。

自西汉孝武皇帝独尊儒术伊始,各家学派的确是渐渐消失,但消失并不意味着亡了″家有将其它学派优点吸收的习惯,同时很多学派为了生存也是披上了一个儒家的表皮,因此儒家“中出叛徒”其实并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

正在争论的两拨人,他们是儒家公羊派与鲁儒,为什么争论起来已经不重要,现在争的是对羯族的屠杀该不该凸,或者是那样做对不对。

“骠骑将军有句话说得很好,你们就是该自己和家人都让羯人虐上一虐,然后再来谈是不是该适可而止。”

“强词夺理!”

“呵呵!”

“人跟好坏,羯人之中也有好人,难道该一概而论?”

“人之初的性善与性恶,我等未有资格谈论』说有仇报仇有怨抱怨。”

“子曰:以德报怨。”

“引用请头尾皆全,勿刻意指摘∷是《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羯人残暴,难道屠戮羯人就不是残暴?如此与羯人有何区别。”

“当然有区别,有怨而付之报复,便是区别。”

儒家公羊一派,讲的就是大1复1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邪少霸爱:女人别喊疼 九炼归仙 爱恨情悠悠 最佳暗恋,腹黑总裁宠妻如命 生了暴君反派的崽怎么破 年代锦鲤她老公有空间 隐婚百分百:帝国冷少别碰我 我的数码宝贝皇后 异端之主 长生武道:从坐忘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