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鸣(1/2)

许多现代人都有一个误区,以为古代全部都是冷兵器时代,其实完全不然,火药这种东西是在唐代被发明,早在宋代就被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到了元末明初,朱元璋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的时候,就已经是炮火连天了!

而且朱元璋这个人,极为注重火器,也极为擅长使用火器,他手下有不少专精火器的大将,更是专门组建了神机营这种专攻火器的大营,可以说在那个没有高爆火药的年代,老朱已经把火器应用到了极致!

这种情况一直到了明朝末期,三边总督袁崇焕也是靠着红夷大炮守城,坚壁清野的战略,挡住了努尔哈赤几十年!

而到了清朝康熙乾隆那会儿,火枪都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物事了,火药这种东西,可以说贯穿了中国历史近千年,绝不是什么近现代产物。 us

但是为什么火器发展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达到外国人手里那样毁天灭地的程度呢?

一是因为火药配比一直没有达到最佳,导致黑火药威力本来就小,二是因为没有成系统的化学体系,化学炸药就不可能提前问世。

再加上满清时期,火器水平倒退,才有了后来的屈辱百年。

因此,有了火器并不代表能够横扫古代,甚至有了红夷大炮也并不能够说明什么,就比如说赵显眼前的这尊红夷大炮,暂且不说它威能如何,哪怕它真有毁天灭地的能耐,就这副笨重的模样,也难堪大任。

历史上的统治者之所以不是太过看中火器,绝不是简单的因为什么“奇技淫巧”四个字,而是因为这东西性价比太低,在没有开花弹的年代,哪怕是红夷大炮,杀伤人数也远远比不过弓弩。

赵显绕着这尊红夷大炮转了一圈,然后轻轻敲了敲它的炮管,一阵厚重的声音传了出来,显得沉闷无比。

这炮管很厚。

赵显又打量了一圈之后,轻声问道:“炮弹可曾做出来?”

李清了头,伸手递过来一颗金属球:“做出来了几十颗,用的铅弹,老师您要不要试一试?”

赵显伸手把这颗铅弹塞进炮管里,然后让李清填装火药,挪动炮管,把炮管对向军器监的庞大校场。

由于是在城外的原因,整个军器监十分庞大,给这红夷大炮打上一炮也毫无问题。

赵显接过李清递过来的火把,轻轻燃引信,然后退后几步,伸手捂住了耳朵。

“轰!”

一声巨响在临安城南响彻,一颗实心铅弹从炮管之中呼啸飞出,但是却偏离了预订目标不知道多远,重重的砸在地上,在军器监的校场里砸出了一个半米左右的深坑。

赵显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查看这个深坑,而是伸手去摸了摸炮管,只这第一炮,炮管已经有些烫手了。

李清等人也是第一时间围了上来,那些老铁匠都纷纷伸手去抚摸炮管,细细感受了一番炮管的温度之后,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铁匠第一个开口:“只第一炮这炮管就这般灼人,只怕最多五六炮就无以为继了。”

李清也皱了起眉头,他这炮管的材料已经用的极多,如果只能发五六炮就要停下了等炮管冷却,那么这尊大炮也只是看起来骇人,并没有什么实战意义。

赵显负手走到弹坑附近,看了看这个实心铅弹砸出来的深坑,心中有些满意。

尽管这尊红夷大炮太过笨重,但是这威力已经相当不俗,在没有条件造出开花弹的时代,实心弹天了也差不多就是这个力道了。

看到这里,赵显心中已经有了一些大致的方向,他抬头看向了李清班书还有周大有等学生,又转头看了看那些围在红夷大炮旁边的铁匠木匠,微微一笑。

“好了,尽管这尊大炮还有很多不足,但是第一尊大炮能制成这个样子,本王已经很是满意了,本王宣布,参与此次大炮制作的所有工部官员以及匠人,均赏银百两,升职一级!”

升官发财这可是实打实的好处,这些匠人闻言,纷纷目露精光,一个个跪伏在地上,声音兴奋:“多谢王爷!”

“不忙谢本王,是本王要谢你们才是。”

赵显朗声道:“尽管这次制炮取得成功,但是这尊大炮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稍后所有参与此次制炮的匠人,都聚集在校场上来,本王与你们一同商议如何进行改进。”

这些人得了好处,自然干劲十足,闻言一个个齐声大喝:“是!”

过了大约一柱香的功夫,这些人就都聚拢在了校场之上,把赵显和几个青衣卫团团围在了中间,赵显坐在最中间盘地而坐,他的几个学生李清周大有等人,都围坐在他四周,一副认真听讲的模样。

赵显闭目思索了片刻,然后指着这尊大炮开口说道:“关于制炮,现在你们都是内行,而本王是外行,所以具体怎么去做,本王就不置喙了,现在本王要跟你们说的是这红夷大炮的改进方向。”

赵显沉吟道:“第一,自然是追求炮身材质,无论如何,至少要做到让这大炮连发十发以上不炸膛才行。”

“第二,就是尽量追求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将白】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一章 冷兵器的哀鸣〗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69/269735/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