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和平(1/3)

由于齐国的基础建设算得上非常完善,因此北上的道路十分通畅和便捷,用了仅仅数天不到的时间,便进入了燕国的领地内。

燕国和齐国的分界依照的是黄河的一条支流,这条支流流过如今的沧州市一带,北方为燕国的领地,南方则为燕国的领地——

“奇怪了......”

苏秦环视着周围,山峦的轮廓与湍急的水流交相辉映,而村庄与城池则分布在那条河流的两岸,中间用一条桥梁相连接,桥梁两边并没有想象当中燕国与齐国的关卡,反而是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管是燕国人还是齐国人,对于越过边境这件事情,仿佛早已习以为常般,表现得如此稀松平常,

“公子怎么了?”初晴眨了眨眼睛,好奇地询问道。

“我本来以为这里会剑拔弩张的,没想到......”

苏秦凝视着那繁华的集市,北方来自燕国的商贾运来毛皮、鹿茸和山药等货物,交换由南方来自齐国的商贾运来的珍珠、稻米和海盐,双方百姓其乐融融,没有任何异样的氛围。

“和平不是好事吗?”

“确实呢......”苏秦点点头应和道。

在见惯了流离于乱世当中的痛苦与陷于贫穷与压迫的泥潭当中的不堪后,再看到这样的和平安详的景象,苏秦双颊骤然落下了晶莹的泪滴——在他来到这个时代时,被誉为灯塔国的某国家正利用其霸权地位,率领着一众盟友欺压那些早已沦为所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小国——弱肉强食的历史从来没有改变过,唯一能改变的,只不过是统治者到底有多大的能耐,能让国家在这弱肉强食的社会当中获得多久的和平罢了。

“公子......哭了?”

“没有呢。”苏秦勉强挤出一丝笑容,然后轻轻摇了摇头,“没事的哦,没事的哦。”

尽管对于将战争带到越国这件事情,苏秦内心依旧存着愧疚,但若是想到那个国家的百姓正受到一个猫奴的欺压,再加上只有大一统王朝才能让百姓迎来真正的和平,在这两条沉重的现实规律之下,苏秦只能采取非正义的手段,来达成内心的正义了。

毕竟现代人生活在和平与安定的社会当中,又怎么知道和平与安定——甚至包括富裕、自由、文明......等等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是来得多么不容易呢?

行走在繁华但却质朴的集市间,苏秦恍然有一种回归质朴纯真的感觉,莫名的暖流涌上心头——

看来在燕国执政的这名燕王殿下,不仅不是一个残暴的国君,反而更像是一名爱民如子的明君呢。

不过走到一半,苏秦顿时看到了异常的画面:一群人围在一起,中间一人高声演讲着什么,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而周围的听众也似乎将内心寄托给眼前这名演讲者一般,时而抹泪沉默,时而振臂高呼,仿佛与演讲的内容完全融为一体般。

苏秦靠上前去,仔细聆听,才发现讲的居然是三国演义当中,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故事!

一讲到那空城计,所有人都高声赞叹诸葛亮的智谋过人,一讲到那上方谷之战,所有人都开始哀叹天时不遂人愿,最后讲到那命陨五丈原,所有人都纷纷抹泪,为诸葛亮的命运扼腕叹息——

等等!

有点不对劲!

现在才战国时代啊!

为什么忽然乱入了三国演义这种东西!

苏秦骤然拉住一个路人,询问这三国演义的由来,结果那人似乎是迷上了三国故事,立刻拉住苏秦给苏秦讲解了半天,最终从那路人断断续续的说法中,苏秦才知道,原来是燕王将三国演义印刷出版,然后再分发到各个小县城,作为老少咸宜、富贵同享的娱乐方式。

苏秦听完其中曲折,不禁哑然失效,原来这战国时代的各个天选者当中,居然还有这样的清流,想要走文化胜利的路线——虽然要获得胜利会很困难,再加上在敌人武器的批判面前,不管再强的文化力量也只能高举双手投降,但这种和平主义的路线依旧让苏秦感到一阵暖心——

但苏秦忽然想到,既然那位穿越者能够想到用文娱产业占领市场,那么自然也能够想到这条路线的缺点在哪里,又应该用哪种政策来弥补,本来苏秦还打算从这个方向入手,作为游说的切入点,但这有可能是白费功夫了。

正当苏秦边思索着该如何说服燕王,不要对齐国用兵时,边使劲往前走时,身后骤然传来初晴焦急的喊叫声——

“苏秦公子!苏秦公子!”

苏秦恍然转身,只见初晴骤然朝着自己跑过来,上气不接下气,苏秦顿时意识到,初晴刚才听那个说书的说故事,听着听着便入了迷,但自己却不知道,反而一直埋头往前走,结果把初晴扔来了身后。

苏秦又羞又愧,连忙伸出双手,将仿佛化身为受惊的小兔子一般的初晴揽入怀中,温柔地安抚着——

“不要生气啦,不要生气啦,我不是故意要抛下你的哦。”

“没关系啦,是小女子听那个家伙讲故事听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突如其来的国君生活】最新更新章节〖第三十二章 和平〗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275/275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