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功高遭忌(1/3)

中平六年四月十二,刘凡对外公布了汉灵帝薨的消息。顿时,举朝陷入哀痛之中。

何进夜闯皇宫,妄图加害二皇子刘协,在玄武门被诛杀。十常侍祸国殃民,祸乱朝纲,也在一夜间伏诛。这两则消息几乎在同一时间传遍朝野,举国震惊!

刘凡作为诛杀何进和十常侍的主导者,再次被世人所熟知,声名鹊起。特别是诛杀了十常侍,替天下除去一大害,天下百姓无不拍手称快。

第二天早朝,众大臣却一齐向刘凡发难,认为他此举太过火,一夜间除去了朝廷中最大的两股势力,使得大汉社稷有累卵之危。

唯有大司农张驯老脸上笑开了花,十常侍尽数伏诛,他们的财产被充入国库。大汉国库从未如此充盈过,单单是铜钱便多了数百万贯,更别说那无数的金银珠宝了。

刘凡面对朝堂上这些大臣,一脸淡定,从怀中掏出汉灵帝的密诏,舌战群儒,顿时堵住了众大臣的悠悠之口。

汉灵帝密诏中有提到,若何进带兵入宫,欲图不轨,持密诏者有权诛杀他。而诛杀十常侍虽然密诏中没说,但朝中大臣大多属于士族集团,和宦官集团势同水火,自然不会为这些宦官鸣叫不平。

“今先帝归天,朝中群龙无首,当务之急乃是扶持新君登基!”

卢植朗朗说了一句,喧闹的朝堂顿时安静下来。随后,众大臣夺走了刘凡手中的先帝密诏,互相传读,交头接耳。

司徒丁宫,司空刘弘,尚书卢植,议郎陈琳,尚书令荀彧,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以及一干文武大臣都要求遵照先帝遗诏,让二皇子刘协登基称帝。

何进的妹妹何皇后突然摆驾明光殿,表示不同意,认为自古立长不立幼,应当立大皇子刘辩为帝。

当着众大臣的面,刘凡丝毫不给这位美艳的皇后面子,指责她一个妇道人家应当好好在后*宫中呆着,母仪天下,而不是跑到朝堂上来参与政事。

按常理,何后确实没资格参与政事,可是自从她兄长何进当了大将军以后,她参与的政事却有不少,许多大事何进都不敢独断,都是和她商量,经得她的同意才敢实施。

何后还是第一次被人当着面指责,既委屈又伤心,可是昔日的那些亲近大臣没一个替她说话,让她体会到了什么叫世态炎凉。何后不甘心,她曾命人私下传召各大臣,但每个大臣都以朝务繁忙为由拒绝了,她才变得心灰意冷,从此闭宫不出。

很快,刘协登基之事便被提上章程,成为板上钉钉之事。

公元一**年五月初一,在太常马日磾主持下,新帝的登基大典在未央宫宣至殿举行。

九岁的刘协穿上华丽的龙袍,戴上冕冠,祭拜过天地和汉室祖宗后,坐上了明光殿上那座黄金铸成的尊贵龙椅,正式成为大汉王朝的天子,史称汉献帝,年号初平。

由于刘协年幼,众大臣商议后决定,让抚养刘协长大的董太皇太后临朝听政。

在刘协登基期间,刘凡便赶往河内,和郭嘉他们会和。随后汉献帝便下了他登基后的第一道圣旨,命刘凡率领兴汉军班师回朝,按功受封。

初平元年五月初十,刘凡骑着神焰驹,身穿血红色战甲,外披血色战袍,身后跟着两万的兴汉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洛阳城。

兴汉军奉旨出征,收复河内,剿灭黑山军,立下赫赫战功。此次班师回朝,汉献帝下令满朝文武到洛阳城门迎接刘凡,给兴汉军将士最高的殊荣。

洛阳城百姓翘首以盼,夹道相迎,一路鞭炮不断,庆贺英雄们的凯旋归来。

身为洛阳城百姓,他们生活在天子脚下,生活颇为安定,都明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的道理。大汉朝廷虽然日渐衰败,但毕竟是他们的国家,他们仍然希望大汉能够重新崛起,带着他们身为大汉子民的荣耀,屹立在世界的巅峰。

如今,刘凡这个凭空冒出的少年将军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刘凡和他麾下的兴汉军短短一年时间便收复河内,剿灭了数十万的黑山军。不仅如此,刘凡还诛杀了祸国殃民的十常侍,恢复了朝纲,让他们看到了大汉重新崛起的希望。

“少年将军刘凡,当世奇才!”人群中不知谁喊了一句。

顿时,整条街的百姓都跟着高呼起来,他们望向刘凡的眼神充满了火热,对刘凡的崇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朝中各大臣,包括以正气著称的卢植,他们本来对还刘凡颇为不屑,认为后者能收复河内,完全是凭借运气,再加上河内太守朱儁的顽强抵抗,这才侥幸剿灭了黑山军。他们可不认为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能带着区区几千人马打败那凶名赫赫的数十万黑山军。

他们跟在刘凡身边,走在洛阳城大街上,听到百姓们的狂热欢呼声。这些大臣的心咯噔一跳,再望向刘凡刚毅的侧脸,他们仿佛从那清澈的眼眸里看到了大汉的未来,但随即纷纷摇头,将这个疯狂的念头甩掉。大汉朝廷早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即便他们还忠于大汉,不愿去承认,但事实就是事实,不是一人之力可以改变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崛起在汉末三国】最新更新章节〖第五十九章 功高遭忌〗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31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