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七章争夺人才(2/2)

余应是杨安玄身边的书令史,心中颇不以为然,看来雍公所谓的以试取才也有很大的水份,分明是要借机升迁自己的亲信。

没想到原本的第一是余应,杜骥忙问道:「王侍郎可看过余应的试卷?」

王虞笑道:「这位余书令史是孔掾官的弟子,倒有些真材实学,五十道明经题全对,策试写得是施政和兴学,言之有物,只是诗赋略差些。」

杜骥喃喃语道:「若有机会,定要看一看余应所写的策论。」

科举三试,杜骥敏锐地察觉到策论才是关键,雍公以试取才要选用那些能做实事之人,靠着熟知经文、写诗作赋的人恐怕得不到雍公重用,而这一点正是杜骥选择雍公的原因。

听王虞轻描淡写地说余应策论写得好,自己之所以能名列第一是因为诗赋写得好,杜骥心中很好奇,他知道余应尚未至弱冠之年,这个少年郎的见识真超过了自己吗?

王虞缓缓站起身,道:「前往京中为官之事望度世慎重考虑,随时可以来建康,愚当扫榻相迎。」

杜骥陪同王虞出客栈,客栈大堂中坐满了人,见王虞出来纷纷起身乱糟糟地见礼。王虞站住脚,手持麈尾划了一圈,笑道:「诸君,愚向喜与才俊相聚,此处非讲话之所,欢迎诸君前往愚所住的驿馆叙话。」

众人轰然叫好,簇拥着王虞登车,直到牛车驶出老远,还有人躬着腰望尘而拜。

王虞前去见杜骥,祠部侍郎史平则到城南的云祥店找严松。襄阳城这几年发展很快,杨安玄对城中街道进行了改造和规划,但因为城墙限制,虽将集市迁出,城中依然感觉拥护。

云祥店在城南墙根处,因为出入方便被往来客商的所喜。史平在客栈前下车,看到出出进进的货车,嘈杂纷乱,不禁皱了皱眉。

随从入店,不一会带着个年青人过来,那年青人拘谨地向史平行礼,道:「严松见过史侍郎。」

史平见此子头戴帻巾,身上衣着陈旧,不过说话带着酒气,皱了皱眉道:「此处不好说话,前面有处茶楼,咱们到那叙谈。」

严松随史平来到茶楼,史平笑问道:「严松,你高中举人榜第一,难能可贵。不知你是哪里人氏?」

得知自己举人试位列第一,严松有如醉酒一般,恍恍惚惚,似喜似悲,想纵声大笑又想放声大哭。

听史侍郎问自己出身,严松禀道:「愚乃魏国上党谷远人。」

「哦,魏人。」史平有些诧异地道:「是丁零严氏还是川东严氏?」

「丁零严氏。」魏国严氏亦是上品门阀,丁零严氏随慕容氏入中原,(后)燕灭亡,严氏却安定下来,在燕、魏都受到重用。

史平看了一眼严松身上的穿着,不解地道:「严氏在魏国是上品门户,为何你南下来襄阳应试。」

严松满面凄容地道:「愚是庶子,不容于嫡母和兄弟,家父才让愚来晋国谋官。」

史平轻叹一声,北地对嫡庶之别尤重于南方,严松若是庶子便是再有才华出无出头之日。

不再提严松的伤心事,史平柔声道:「严松,愚看过你的试卷,实有经天纬地之才。宋公爱才,你可愿前往建康为官,以你的才华起家五六品是最低的,假以时日尚书、侍郎亦有可能。」

进士科取中为官,举人科得中选吏,两者区别明显,严松当即起身向史平拜倒,道:「多谢史侍郎厚爱,愚愿前往建康为官。」

西市,洪记绸缎庄,傅容辞了工。掌柜得知他中了举人榜第三百九十二名,笑着恭贺,还多给了三个月的薪俸。

傅容看着平日对自己恶言恶语的掌柜,此时点头哈腰地要请自己到酒楼吃饭,心中满是快意至极,冷声道:「不必了,徐掌柜,你素日的照顾愚牢记在心,当有一报。」

徐掌柜的胖脸快缩成一团,自知往日得罪傅容太狠,若等傅容做了官吏,哪有自己的活路。苦笑着道:「傅郎君,愚往日多有得罪,你莫放在心上,愚在北门有套小宅院,就送与傅郎君陪罪。」

傅容知道那处小宅院,是徐掌柜金屋藏娇之地,他曾替徐掌柜送过东西,虽然只是一进小院落,但在寸土寸金的襄阳城,少说也值五百石粟米。

想到院中那个美娇娥,傅容的心头火热起来,笑道:「连屋带人都送给愚,往日之事便一笔勾销。」

徐掌柜的胖脸抽搐了一下,咬着牙道:「就依傅郎君。」

襄阳城原本热闹,这场科举让城中变得越发热闹起来,取中者欢天喜地,落榜者自然愤愤不平,一场风暴正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悄然酝酿中。

「注(1):三国时,丁零有一部分仍在今贝加尔湖以南游牧,称北丁零;一部分迁徙至阿尔泰山一带,南与乌孙、车师,西南与康居为邻,称西丁零。前燕慕容皝南下中原,丁零严氏便随他而来。」
本章已完成! 请记住【扬锋汉起】最新更新章节〖第五百零七章争夺人才〗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18/318206/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