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11号工程的发展(3/4)

现在生产不出来,不代表我们以后生产不出来,我们这些技术人员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研究这些东西!如果只知道抱怨,那还有脸留在这里吗?”

刚刚抱怨的技术人员立刻就羞红了脸。

“各位,我和老毛子接触的次数非常多,也曾经和西蒙诺夫说过话,大家知道苏霍伊设计局是怎么看待我们这次交易的吗?”孙匆站了起来,向身边的人说道。

这种问话,当然是要自问自答的。

“西蒙诺夫说,在2014年之前,我们无法完全国产苏-27sk战机,也就是说,二十年的时间里,我们都会停留在消化吸收苏-27战机的技术基础上,而这二十年的时间,足够苏霍伊设计局开发出来新一代的飞机了。所以,他们完全不会担心我们的生产会对他们构成威胁。”

“各位,老毛子的眼里,认为我们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来掌握这架飞机的技术!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想的,总之,当初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到一种深深的耻辱!”

“如果我们用二十年的时间来掌握苏-27的技术的话,那时候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的?四代机,还是五代机?我们作为国内第一家飞机设计所,难道以后要跟在别人的后面吃剩饭吗?老毛子的技术,难道就是先进的?咱们国内的很多系统,明明已经更加先进了!”

秦涛的话,只能是一个引子,要真正点燃这些人心中的斗志的话,还得靠他们之中的人。

孙匆起到了这个作用。

“苏-27拥有大航程,作战半径就有一千多公里,是我们以前的飞机不敢想象的,但是,这种飞机的导航系统里面,没有专门的导航计算机,不能计算经纬度,根本就不能满足我们的导航需要。在老毛子那里,是靠无线电修正来进行自动化指挥的,但是,我们没有老毛子的这种航空作战体系,所以并不具备远距离作战能力。”孙匆提出来了具体的问题。

如果看国产的歼11战机的话,可以看到很奇怪的一幕:早期组装的那一批飞机,在座舱的右边挂着一个额外的装置!这个东西,就是国内专门加装的gs接收终端。

苏-27虽然有大航程,但是却没有相应配套的导航系统,老毛子的国土防空系统很完备,国内却无法建设同样的系统,因为那种系统早就落后了。

“目前在咱们歼八上已经装备了563惯性导航系统,这种系统的可靠性和导航精度,都远远地超过了老毛子的系统,而且只有两个组件,老毛子的是有八个!而且这这个年系统还可以通过咱们的1553b数据总线,和其他机载设备交联。”孙匆说道:“这么好的东西,咱们却不能用在国产的歼11战机上,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咱们早就该把老毛子的航电设备一股脑地替换掉了!”

“孙工说得好。”秦涛开口了:“林老,顾老,还有其他各位领导,虽然孙工年轻,却志向远大,我认为,可以请他来当这种改款战机的总师,领导飞机的改进工作。”

有能力的人,就该尽快地站到这个舞台上来,让那些吃闲饭混日子的人滚蛋!

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一些比孙匆年龄大的人,眼神开始有些异样了。

论资排辈,还轮不到孙匆呢!

“秦总,孙工毕竟还太年轻了。”顾老开口,虽然孙匆是顾老的得力助手,但是,顾老也得照顾到一些老同志的情绪。

“顾老,刚刚的会议,您也看到了,一些老同志,自以为有资历,说起困难来一套一套的,想要锐意的改革进取,还得靠年轻人,那些老同志,继续搞苏-27的生产就行了,咱们年轻的同志,该挑起这个大梁来了!”

林老点头:“我看可以。孙工,你有信心吗?”

孙匆挺起了胸膛来:“有!我豁出去了,不能让老毛子看不起咱们!”

“咱们海军的那个项目,也是年轻人挑大梁的,咱们军工的未来,得寄托在年轻人的身上,你们可要记住今天的心情,不管以后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不要像一些人,被困难给吓住了。”武胜利终于开口了。

两种任务是不同的。

海军的那个舰载机,其实只是预研,对601所来说,这个任务算是边缘化的任务,一点都不重要,所以才会扔给一些年轻人来做。苏-27的国产化,改进和提高,那就不同了,这个任务绝对是601所的重要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挑大梁的,那就是601所的顶梁柱,甚至以后当总师都是有可能的。

对于三十多岁的孙匆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就这样,会议做出了决定。

目前的生产还要继续,但是,11号工程的发展也要搞起来,这个国产化的改进提高任务,交到了孙匆的手上,他将会带领一批年轻人,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努力地追赶超越世界先进水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大国军舰】最新更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三章 11号工程的发展〗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20/320381/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