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争权夺利”(4/5)

部分,就是皇帝要接收的部分。

王安石当然也就无话可说。

邓绾问道:“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

大家都习惯了这制置二府条例司,少了它,大家都有一些不会了。

王安石沉吟少许,道:“目前来看,官家也不大可能,立刻就回到三省六部制,肯定还是一步步来。而目前我所知,司法改革会放于刑部,而太府寺、司农寺将会放入户部,照着趋势的话,官家应该是打算先将改革成果,全部放入六部中,三省不知会不会动,但往后肯定是通过六部继续改革。”

邓绾道:“也就是说,各分三部?”

王安石点点头道:“多半是的。这户部、工部我们是势在必得。”

邓绾忙道:“相公,工部只是其次,吏部才是必争。”

王安石呵呵道:“我倒也想,但你认为,这可能吗?如果户部和吏部都在我们手里,对方能答应吗?”

都想要,哪有这么好的事。

“这倒也是。”

邓绾讪讪点了下头,又道:“但是王相公,既然司马相公不再主持公检法,这我们也可以去争一争,如今公检法可都是司马光相公他们的人,我们在里面,就一个张三,还不好控制。”

王安石问道:“目前熟知公检法的人不多,不大可能会进行轮换。”

邓绾道:“但是据传审刑院、大理寺都会改为皇庭,可能不止一个大庭长。”

“这倒是有可能。”王安石点点头,“若真是如此的话,目前我们就只有一个人选。”

邓绾道:“曾相公。”

王安石点点头。

政事堂。

富弼、文彦博、吕公著坐在里面,一边查阅公文,一边聊着。

“唉。”

吕公著放手中的公文来,叹了口气,“头回轮换,让人如此无所适从啊。”

文彦博、富弼默契地相视一眼,笑着摇摇头。

事到如今,他们心里都明白,皇帝就是要亲自主政,所以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情况。

文彦博道:“但是看情况,官家应该是打算将改革变法的成果,全部放入六部,如此一来,三省六部的职权很快就会恢复。”

改革就是权力,皇帝将改革权,植入六部,他们能不去抢吗?那今后深化改革,就都得通过六部。

这手段,不服不行。

吕公著又问道:“不知六部会怎么安排?”

文彦博道:“户部定是交予王介甫的人,依我之见,要么就是那吕惠卿,要么就是曾巩,我们只能尽量拿下吏部。”

说着,他看向吕公著,“晦叔,你是最合适的人选啊。”

如果要势在必得,就必须推荐一个足以服众的人选。

吕公著赶忙道:“这这到时再说吧,如今什么都不知道。”

文彦博抚须笑了笑。

吕公著又问道:“政事堂又会是怎么安排?”

文彦博道:“三年前,王介甫本就要升平章事,是他自己拒绝,并且举荐了曾公亮,这回肯定是王介甫担任平章事,那么另一个,定是君实。”

吕公著道:“但是我听君实说,他肯定不会出任平章事的。”

文彦博惊诧道:“为何?”

吕公著道:“因为他认为自己既然没有什么功绩,能力也不足以胜任,他只想待在刑部,继续完成司法改革。”

富弼呵呵道:“这倒是像君实作风啊!”

王安石经常讽刺司马光优柔寡断,其实司马光自己也认,最初皇帝找到他,询问改革方案,他提出完整的方案,但又拒绝担此重任,可见他一直都认为自己不足以胜任宰相,魄力不够。

原因就在于,他天天以史为镜,所以他自己制定得政策,他自己就看出会有什么弊端,直接就陷入死循环。

为什么他在司法改革,又比较顺利,就是因为这玩意是新得,没法以史为镜。

导致在很多案件上,他都是后知后觉,然后跑到找张斐发飙。

此时此刻,司马光根本就无暇顾忌,什么三省六部,其实他是反对的,但一看赵顼的动作,就知道反对也没用,关键他也拿不出一个非常有力的理由去反对,所以他全身心在计划着构建完全独立的公检法。

先将自己的事务处理好。

皇宫。

“张三,最近司马学士可有找过你?”

赵顼问道。

张斐点点头道:“有找过的,他向我询问,如何将审刑院、大理寺改为皇庭?”

赵顼问道:“那你又是怎么说的?”

张斐道:“因为当时司马学士认为一个大庭长是肯定不行的,那我就说常设一名大庭长主持日常事务,下面再设五名庭长,但如果告到最高法去,再由陛下从那五名庭长指派出两名,与大庭长一块审理。”

赵顼皱眉道:“当真?”

张斐点点头道:“对啊!打到最高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记住【北宋大法官】最新更新章节〖第736章 “争权夺利”〗地址https://wap.1234u.net/book/321/321799/736.html